《方帽子店》【教学目标】1.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2.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主旨。【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让自己意想不到的部分。【教学过程】一、依案自学,互动交流1.激趣导入:同学们,通过单元先导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可是现在那家方帽子店已经成为古董了。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家店一起去看看,找一找方帽子慢慢成为古董的原因吧。2.默读课文,思考:(1)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人们戴着方帽子舒服吗?为什么还要戴呢?(2)小孩子们喜欢戴方帽子吗?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3)后来的人们还喜欢方帽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自由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交流。出示描写方帽子的相关语句。(1)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2)它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3)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抓住关键词“从来”“真不舒服”“一直”等词理解内容,体会大人思想保守,不愿改变。出示描写小孩子的相关语句。(1)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2)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重点读“可不喜欢”、“喜欢”“又舒服又漂亮”等词语来理解孩子们不愿默守陈规,喜欢创新。汇报交流,后来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人们还喜欢方帽子吗?二、聚焦重点,品读提升1.快速读课文,填写表格,突出对比。段落角色态度1---10自然段大人孩子11---15自然段店主儿子16---20自然段方帽子店新帽子店2.交流表格内容,重点交流店主和儿子的对比。正是因为孩子们不愿像大人们那样保守,选择了戴圆帽子,还引发了店主和儿子的一场对立呢!默读下面的句子,关注人物语言、动作以及六个感叹号,然后分角色朗读。说出你的体会。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3.借助表格,选择最意想不到的一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4.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三、类文整合,迁移运用拓展阅读图书文章《方脸和圆脸》。方帽子店主不懂变通、不愿创新,方帽子成为古董,被淘汰是必然的结局。这是我们读故事懂得的道理。那方脸盘儿的老公公和圆脸蛋儿的老婆婆,又会教给我们怎样的道理呢?请读故事《方脸和圆脸》,完成下面的问题。1.自读短文,画出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最有趣的故事情节。2.选择合适的复述方法,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3.读了这篇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四、回扣主题,拓展延伸1.通过学习《方帽子店》和《方脸和圆脸》两个故事,让我们在读故事的同时,读懂了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们以后再读故事不仅要了解故事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出主要的故事情节,还要弄懂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2.推荐阅读:《天哪,司机是老虎》《太阳脸》《画家和他的孙女》【作业布置】方帽子店成为古董之后,方帽子店老板那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发挥你的想象,编写故事《方帽子店后传》。《方帽子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2.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大意,复述让自己意想不到的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道具方帽子,各种帽子图片2.PPT教学过程:课前互动:老师戴帽子和同学互动,从老师的装扮中猜测新课内容。板书课题。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要读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叫作《方帽子店》。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什么?你还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