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小学教学设计课题用估算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学目标(目的要求)1.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3.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课型新授课教具PPT教学流程及内容设计教学策略及意图1.复习导入:找邻居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327、213、482、194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203、197、517、9992.问题探究(1)引入估算出示例4的主题图问题一:通过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呢?坐得下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找邻居的小游戏复习如何找一个数的近似数,为后面的估算教学做好铺垫。】问题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而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3+234=问题三:必须要准确算出结果,才能做出判断吗?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强调:这个问题是问能不能坐得下,并没有让我们去求两者之间具体的差。也就是说,不一定非得要准确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人数,我们可以通过估算,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大概数,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上面这个问题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精确的计算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用大致的估算,同样也能解决上面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估算解决问题(2)探究交流问题:应该怎么估算,既合理又便于口算呢?请你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估算方法。教师巡视,及时到各小组中听听学生们的想法。学生汇报估算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巡视中了解的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组汇报,教师做适当引导。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多种,但重点让学生汇报以下两种:①将223看成200,234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们知道223+234>400,但无法确定是否大于441。②将223看成220,234看成230,这样算出220+230=450,因为450>441,所以坐不下。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出已经整理好的两种估算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3)回顾反思小组讨论:以上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设计意图:呈现例题后,组织学生充分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利用估算同样可以直接来解决问题,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出现先算后估的方法。】①相同点是:都是将两个数往小估,估成一个整百数或者是与之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相加得到一个新的中间数。②不同点是:第一种估算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这种方法不合理;第二种方法能顺利解决问题。反思:小组讨论:为什么第一种估算方法不合理?①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种估算方法将两个数都估成整百数,与这两个数本身的误差比较大。利用这个作为中间数,不确定是否大于441,所以无法做出判断。而第二种方法是将这两个数估成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误差小,能确定它和441的大小,所以判断正确。②教师强调:我们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并不是随意的往大估或往小估,也不能随意的估成整百数或整十数。要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有效解决问题。(4)反馈练习:出示15页的做一做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②指名汇报估算方法。③学生汇报完毕,教师重点讲解下面的方法:将196看成200,将226看成230,这样算出200+230=430,因为430<441,所以坐得下。④比较分析:本题的估算策略与上题有区别都是将两个数往大估:一个估成整百数,一个估成整十数。3.巩固练习(1)小猫抓鱼:P17练习三的第6题: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要说出估算的过程。(2)我是妈妈的小帮手:P17练习三的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估算策略与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整理方法。4.全课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你们对于估算还有什么问题吗?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往大估或往小估找到中间数,不断调整估算方法从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