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研究进展精VIP免费

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研究进展精_第1页
1/18
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研究进展精_第2页
2/18
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研究进展精_第3页
3/18
2009年11月第28卷第11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MianyangNormalUniversityNov.2009Vol.28No.11收稿日期:2009204205作者简介:杨红文(1975-,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链霉菌分子生物学,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研究进展杨红文1,2,程彦伟3,张敬虎1(1.漳州师范学院生物系,福建漳州363000;2.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3.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南洛阳471022摘要:链霉菌以其复杂的形态结构、发育分化周期、众多的次级代谢产物及代谢调控网络而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备受关注,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在此对灰色链霉菌、天蓝色链霉菌、阿维链霉菌等几种常见链霉菌的形态分化和次生代谢调控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主要包括A因子级联ldA、双组分系统、sigma因子等调控级联,。关键词:链霉菌;形态分化;次生代谢;双组分系统;ma中图分类号:S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链霉菌以其产生众多的次生代谢产物而备受关注,包括大部分抗生素(2/3和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天然产物,常见的抗生素有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m(avermectin类农药兽药、弗氏链霉菌(S.fradiae产生的泰乐菌素(tylosin等,,将有利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研发抗生素高产菌株和开发新型高效安全,以及相应建立起来的生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网络的研究也将获得飞跃发展,对其它抗生素产生菌的调控机制研究也有重要参考意义。链霉菌还具有复杂的多细胞形态分化发育周期。主要包括孢子萌发出芽管、形成基内菌丝、产生白色气生菌丝、气生菌丝末端分化为系列的单倍体孢子。形态分化和次生代谢发生在时间上有强相关性,在细胞内的各自基因的表达调控上更是密不可分,这与链霉菌巨大的基因组和复杂的表达调控网络有关,链霉菌的基因组大小多在数Mb以上,如2001年完成测序的天蓝色链霉菌A3(2(S.coelicolor基因组大小为8,667,507bp,2003年完成测序的阿维链霉菌(S.avermitilis基因组大小为9,025,608bp,均大于所有的其它细菌基因组,而其基因数量(约7000以上与真核生物的酵母(6000和人类(31000相差不大,这些都为链霉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其复杂的形态分化、次生代谢调控提供了充足的遗传信息,全基因组序列的破译及后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也为深入研究链霉菌复杂调控网络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对近年来链霉菌形态分化和次生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希望能对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的基础研究及研发新型高产抗生素药物有所裨益。1抗生素合成的途径专一性调控111链霉菌抗生素合成基因簇链霉菌的抗生素合成基因大多以簇形式位于基因组上,而在抗生素合成基因簇两侧附近则有该种抗生素合成的调控基因。天蓝色链霉菌(S.coelicolor的四种抗生素合成调控基因都位于它们合成簇附近:放线紫红素(actinorhodin合成基因簇(act和其正调控基因actII-ORF4;十一烷基灵菌红素(undecylprodigiosin合成基因簇(red和其正调控基因redD;次甲基霉素(methylenomycin合成基因簇(mmy和其负调控基因mmyR;钙依赖抗生素(Ca2+-dependentantibiotic,CDA合成基因簇(cda和其正调控基因cdaR。灰色链霉菌(S.griseusV中链霉素(Str合成正调控基因strR也在其合成簇的附近,而阿维链霉菌(S.avermitilis中阿维菌素(avr的合成正调控基因aveR则位于其合成簇的前端。与抗生素合成的专一调控基因在合成簇附近不同,抗生素合成的全局性调控基因和形态分化相关的调控基因和抗生素合成簇的位置关系则没有规律性,或远或近,如adpA,bldA等等。112抗生素合成的途径专一性调控通过基因敲除和位于高拷贝质粒上增强表达等手段确定了某些抗生素合成的专一性调控基因及其调控性质,这些专一性调控基因往往是各种全局性调控因子调控具体抗生素合成的必经途径。11211天蓝色链霉菌抗生素合成的途径专一性调控天蓝色链霉菌(S.coelicolor中放线紫红素(Act的合成受其途径专一性正调控基因actII-ORF4的作用。actII-ORF4对变铅青链霉菌(S.lividans中的Act合成也有作用,将位于高拷贝质粒上的actII-ORF4导入变铅青链霉菌(S.lividans可使后者在液体培养中由不合成Act转为可合成[1]。actII-ORF4还可以介导其它调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链霉菌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调控研究进展精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