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2024年12月17日酸碱中和滴定:定义:特点:应用:简便、迅速、准确科研、工农业生产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标准溶液待测溶液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3NaOH+H3PO4==Na3PO4+3H2O}n(A)n(B)γ(B)γ(A)=C(A)·V(A)C(B)·V(B)γ(B)γ(A)=C(A)C(B)·V(B)γ(B)γ(A)=V(A)·C(A)C(B)·V(B)=V(A)一元酸碱中和C待=—————C标.V标V待即解决关键: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已知液即标准液的体积、浓度、未知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一定C溶液的配制——滴定管或移液管——酸碱指示剂19.0020.0020℃0.00碱式滴定管19.56ml20℃小刻度无0刻度5.7ml量筒无刻度19.56ml指示剂的选择和变色范围甲基橙PH3.14.4酚酞PH810石蕊PH5.08.0滴定曲线(NaOH滴定HCl)开始时和终点后间隔可稍大接近终点时要稍小指示剂的选择和变色范围甲基橙PH3.14.4酚酞PH810选择依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尽可能落在酸碱中和滴定的突变范围内,且颜色变化明显。越靠近化学计量点的PH越好。强酸强碱强酸强碱或:酚酞或甲基橙思考:强酸与弱碱或强碱与弱酸的相互滴定应该选什么作指示剂呢?强酸弱碱强酸弱碱或:甲基橙弱酸强碱弱酸强碱或:酚酞I2参加的滴定反应:一般用淀粉作指示剂Fe3+参加的滴定反应:一般用KSCN作指示剂苯酚参加的滴定反应:一般用Fe3+作指示剂KMnO4、K2Cr2O7等参加的滴定反应:一般自身作指示剂,无需外加指示剂•讨论:•1、盐酸滴定NaOH溶液,选用做指示剂,达到终点的现象是什么?•2、NaOH溶液滴定醋酸,选用做指示剂,达到终点的现象是什么?•3、氨水滴定盐酸,选用做指示剂,达到终点的现象是什么?甲基橙PH3.14.4酚酞PH810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2.滴定阶段:3.数据处理阶段:1.准备阶段:①检查是否漏水②水洗③润洗④装液、排气泡并调节液面⑤记录初读数⑥取待测液⑦加指示剂2到3d⑧滴加标准液直至颜色发生突变,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⑨记录末读数⑩去掉无效数据,计算待测液浓度0.00ml0.00ml烧杯指示剂装酸液或氧化性溶液装碱液移液管问题讨论1、为什么要用待装的NaOH溶液或盐酸将滴定管润洗2~3次?不润洗有何影响?2、锥形瓶能否用待测的NaOH溶液润洗?3、滴定前后没有平视凹液面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俯视图仰视图正确读数仰视读数读数偏小正确读数俯视读数读数偏大滴定前的读数{{俯视图仰视图正确读数仰视读数读数偏大正确读数俯视读数读数偏小滴定后的读数{{C待=————C标.V标V待操作方法误差分析1.放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2.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使用前用待测液润洗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完毕气泡消失4.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毕正确读数5.滴定前正确读数,滴定毕俯视读数6.滴定中,滴定管漏液7.锥形瓶摇动时部分碱液溅出8.滴定中向锥形瓶加入蒸馏水C待=—————C标.V标V待V标偏大C待偏高V标偏大C待偏高V标偏大C待偏高V标偏小C待偏低C待偏低V标偏小V标偏大C待偏高V标偏小C待偏低C待无影响V标不变例: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50ml0.1mol·L-1的盐酸。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一滴NaOH溶液(V=0.05ml),所得溶液的PH为()A4.3B7.2C9.7D10.0•双指示剂滴定法可用于测定NaOH、•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含量。操作是:向•Vml待测液中加2~3滴酚酞,用标准•HCl(C)滴定,当锥形瓶内溶液的红色刚刚褪去时,NaOH被完全中和,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消耗V1ml盐酸;然后再向待测液中加2~3滴甲基橙,再继续滴加标准盐酸,当锥形瓶内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NaHCO3全部转化为NaCl和CO2,消耗V2ml盐酸。试根据V1、V2的关系填空:V1、V2关系V1≠0V2=0V1=0V2≠0V1=V2≠0V1>V2>0V2>V1>0混合物成分①②③④⑤V1、V2关系V1≠0V2=0V1=0V2≠0V1=V2≠0V1>V2>0V2>V1>0混合物成分①②③④⑤试求出第④、⑤两种情况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酸碱中和滴定的延伸——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沉淀反应滴定、络合反应滴定等。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2.滴定阶段:3.数据处理阶段:NaOH+HCl=NaCl+H2OC标.V标=C待.V待1.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