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如何开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从古到今一向重视子女教育。《三字经》中就有“养不教、父之过”语句,历史上像课子、训诫、家书、格言、治家等家庭教育小册子数不胜数,一些家教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更是广为流传。我自己的孩子快5岁了,因为环境因素,宝宝的很多习惯堪忧,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来开发孩子的非智力教育,在这里,我想把自己看到的优秀文章和自己的一点心得和各位老师一起来探讨,学习。目前家庭教育中孩子非智力因素开发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1)过于强调智力因素的发展(2)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家长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教师的事,与已无关;有的家长认为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无关,思想模糊;还有的家长则认为非智力因素内容复杂,短期不能见效,无可奈何;不少家长认为开发子女智力已不容易,开发非智力因素在时间、方法上谈何容易,力不从心。(3)家长开发方法简单,缺乏科学性。家长有意识或无意识开发子女非智力因素时,许多人也因缺乏理论学习和指导,缺乏科学的方法。独裁型的家长往往忽视子女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常使子女产生对立情绪,对学习缺乏求知欲;自流型的家长往往忽视子女动机的培养,常使子女学习目的的不明,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动力;娇宠型的家长往往忽视子女意志的培养,常使孩子缺乏克制心理和控制欲望的能力,缺乏适应性和独立性;矛盾型、惩罚型的家长对子女的性格影响很大,易使孩子形成孤独、抑郁和执拗等不良性格。针对以上家庭教育在非智力因素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从树立奋斗目标着手,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家庭要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和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并把个人志向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时,切忌空洞说教,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分析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应结合历史上的知名学者和科学有以及报刊上报道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进行引导,例如,介绍一下孙中山、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等,说说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帮助孩子开阔视野,提高思想境界,鼓励孩子将来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做一个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即家长应重视替代性强化,使学生通过个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而起到增强学习动力的作用。第二:从培养兴趣入手,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兴趣是人类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人的兴趣对未来的活动起准备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促进发展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对注意起激发与保持作用,对智力起开发作用。兴趣可以减轻学习带来的疲劳,维持较长时间的学习活动。孩子有了某种兴趣,就更能发挥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使学习更有成效;反之,如果兴趣、爱好缺乏,勉强学习和动作都只有会事倍功半。一个好的家长在关注孩子智力发展和开展活动的同时,更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在辅导孩子学习时,或进行说理教育时,要注意运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孩子出现有某些兴趣爱好的苗头时,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加以培养,力争形成特长,并以此作为指导孩子升学或就业时的参考。第三:从培养健康的情感入手,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在孩子的情感世界中既要做指导者,又要做行动者。家长应善于对子女表达内心的情感,有效地用情感去感染,培养子女的情感、情操和品德。要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意见,对孩子应充满信心。家长对孩子身上出现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充分肯定。对于孩子来说,通过表扬、奖励能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使优点长处得到巩固和发扬。平时要注意从生活小事出发来诱发孩子良好的情感,鼓励孩子爱护同学朋友,爱护小动物,对有困难的人主动帮助。教育孩子在学校要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在家里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家长还有注意利用节假日安排孩子参加一些娱乐性的精神活动,避免无意义刺激的干扰,从而经常保持愉快平衡的主导心境。第四:从锻炼意志入手,饿批样孩子良好的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