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关于“产城融合”的解读(上)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是产业园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本文将对产城融合的背景、内涵以及构成要素进行解读,以达到对产城融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一、背景解读(一)在国外,“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20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建设卫星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在特大城市周围培育生活和工作平衡的独立新兴城市,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雏形,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和法国索非亚·安蒂波里斯科学城等从产业园区开始培育功能完善的产业新城,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的人口、交通压力,形成了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日本筑波科学城是世界范围内产业新城的典型案例之一,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山麓,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0万,区域包括两个部分:研究学院地区和周边开发地区,研究学院地区包括国家研究与教育机构区、都市商务区、住宅区、公园等功能区。周边开发区主要用于设立私人研究机构。).精品文档(二)在国内,产业园“孤岛经济“催生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规划2005年后,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带动了新城、新区和大学城等多种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逐步在地区发展中承担起经济推动器的作用。然而,产业园区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形成“孤岛经济”,制约了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与周边城市的融合。随着全球产业升级及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传统以制造业为主、强调对外出口、以外资为导向的产业园区发展策略逐渐被以产业集群为单位、规模化发展、高新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所取代;与产业园区密切相关的城区面临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城乡地域空间结构开始向一体化协调发展,“大都市区”概念逐步形成,对产业园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精品文档(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是上海的卫星商务城,围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造服务外包基地和国家级金融服务外包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在提供大量工作机会的同时,促进商业、居住、教育等生活配套的改善,产业环境与生活环境协同发展,共筑产城一体化。)二、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内涵发展阶段空间动态园城空间关系:基产品制造、加工;要素集聚阶区,空间上沿交通引生产要素集聚(人才、段业或同类企业集置效率低聚低附加值本脱离;纯产业低成本导向:低成本吸功能:加工型,单一廉价土地、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轴线布局,单个企技术、资本),但要素配产业:劳动密集型、策园区发展动力园区特征产业发展需求因素园城空间关系:园城相对脱离(串产业主导阶珠式);纯产业段区,空间上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延伸布局功能:关联性产品制产业链导向:相对完整造;聚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研发的产业链,关联产业集产业:资本密集型、主要靠外部科研机构和大学,企业外向型产业,以电子自身研发能力较弱及通讯设备制造为主.精品文档功能:研发复合;产业:技术密集型、创新文化:研发和创新创新型产业,高速信高素质人才、良好的信息、技术及吸引企业集聚,侧向关息网络技术、生物技其他高端产业配套服务、园区自身联产业集聚术、新型能源技术、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新兴领域功能:城市复合(产业、人气、文化、资园城优势互补、互促发本);展,高势能优势产业: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高价值的品牌、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高增值能力和高回报率的巨额金融本金园城空间关系:园城互动;产业社创新突破阶区,产业间开始产段生协同效应,空间上围绕产业集群圈层布局园城空间关系:产产城一体阶段城融合;综合新城,空间上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完全融合三、产城融合三大构成要素产城融合三大构成要素分别是: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三大结构的融合。其中:产业结构是动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