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选择题一、物质的变化1.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做床,金做马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浓硫酸腐蚀布块C.氢氧化钠潮解D.烧碱变质3.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气B.高炉炼铁C.煤气中毒D.铜器生锈4.小乐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收集起来,发现质量变小。关于蜡烛的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故此过程只有化学变化B.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C.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质量D.燃烧后蜡油的质量小于蜡烛的质量,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纯净物质不是化合物就一定是单质B.不同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之间的转变一定不是化学变化D.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6.“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用自来水、酱色、盐等兑制成的“假酱油”B.用工业石蜡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7.如图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豆腐发酵制臭豆腐B.黄豆酿酱油C.粮食酿酒D.水果榨果汁二、物质的酸碱性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B.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的化学性质都相同B.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纯碱溶液C.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二氧化碳、氨气等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测定液体的pH10.请把下列的物质按pH从小到大排列()①石灰水②土豆③蒸馏水④牙膏⑤食醋A.⑤④③②①B.⑤③②①④C.④⑤③②①D.⑤②③④①11.在“测试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目的是“学会使用石蕊、酚酞试剂和pH试纸”B.试剂和试纸都是都是为了检验酸碱性C.pH试纸试纸可以准确地测出溶液的酸碱性D.酚酞试剂不能测试酸性物质12.下列关于酸与碱在生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A.茶树适宜在pH为5.0~5.0的酸性土壤里生长B.酸雨的pH值的范围大约为5.2以下C.人不同器官内液体保持不同的酸碱性,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D.当空气受硫或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能会形成酸雨。13.人体内一些体液的正常pH值范围如下表,据此表判断正确的是()体液尿液胃液血浆胰液pH4.7~8.40.9~1.57.35~7.457.5~8.0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碱性B.人体的胃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人体的胰液一定呈碱性D.pH试纸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值14.为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下表为部分体液的pH范围。由表格数据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体液尿液胆汁血液胰液其他pH4.70~8.47.10~7.37.35~7.47.50~8.0…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B.可得出“消化液都是呈碱性”的结论C.血液的碱性比胰液的碱性强D.pH试纸不能精确测得上述体液的pH15.下表是几种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如果化工厂大量使用煤作燃料。在工厂四周的土地上最不适宜种植作物的是()农作物A.茶B.西瓜C.大豆D.玉米pH5.0-5.56.0-6.56.0-7.06.8-8.0A.AB.BC.CD.D16.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5.8~6.26.3~6.6>6.6A.变强B.变弱C.不变D.无法确定三、常见的酸17.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精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8.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纯碱⑤生石灰⑥食盐A.①⑥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③⑤19.下列有关酸和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