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为精确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小组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图中S2为单刀双掷开关,定值电阻R0=4.实验时先闭合开关S1,然后分别将S2先后接到1和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U和I,最后通过描点得到图乙所的两条U-I关系图线。(1)请根据图甲,在图丙中将单双掷开关连入电路________。(2)若只考虑系统误差,当单刀双掷开关拨向1时,r测________r真;当单刀双掷开关拨向2时,E测________E真(填“大于”、“等于”、“小于”)。(3)根据图乙可知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为了测定某电源的内阻,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阻箱R、定值电阻R0、两个电流表A1和A2、电键S1、单刀双掷开关S2、待测电源、导线若干,现实验小组成员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完成实验。(1)闭合电键S1,断开单刀双掷开关S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1,读出电流表A2的示数I0;将单刀双掷开关S2合向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A2的示数仍为I0,此时电阻箱阻值为R2,则电流表A1的阻值RA1=______。(用本问所述字母表示)(2)将单刀双掷开关S2合向2,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每次调节后的电阻箱的阻值R及电流表A1的示数I,实验小组成员打算用图象分析I与R的关系,以电阻箱电阻R为横轴,为了使图象是直线,则纵轴y应取______。A.IB.I2C.D.(3)若测得电流表A1的内阻为1Ω,定值电阻R0=2Ω,根据②选取的y轴,作出y-R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的内阻r=_______Ω。(4)若不考虑由于读数等操作产生的偶然误差,按照本实验方案测出的电源内阻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等于真实值”)3.若将一个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和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为R)按照图a或图b方式连接,则2两图中虚框内整体均可视作一个“等效电源”,设两图中“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和,理论推导表明:图(a)中,;图(b)中,(1)现将一电源(电动势E=3V,内阻r=1)和电阻R1=1和R2=2,按照图c方式连接,若上述理论公式成立,则图c虚框部分“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应分别为=______V,=___。(2)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出图c中“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以检验上述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其设计电路方案如图d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0=4,电压表量程有1.5V和3V两种;电流表量程有0.3A和0.6A两种)。操作过程如下:①进行器材选择:电压表量程应选_______V,电流表量程应选____________A②按照图(d)连接电路;③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器材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____;④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U1,U2及R0所示)⑤将和分别与和比较,若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即可认为上述公式成立。4.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实验器材: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几欧姆B.直流电压表V1、V2,量程均为0~3V,内阻约为3kΩC.电流表,量程为0~0.6A,内阻小于1ΩD.定值电阻R0,阻值为5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F.导线和开关若干3两位同学分别选用了上述部分实验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电路。(1)一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读出多组U1、I数据,并画出U1—I图像,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这种方案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偏小,产生该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误差属于___________(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2)另一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读出多组U1和U2的数据,描绘出U1—U2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a,则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内阻r=______。(用k、a、R0表示)5.小王和小李两同学分别用电阻箱、电压表测量不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小王所测电源的内电阻r1较小,因此他在电路中接入了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0,所用电路如图甲所示。①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器材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_____。②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电压表(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