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重。19世纪,60、70年代,在洋务运动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社会条件:2、经济条件:二、公车上书1、时间:2、原因:3、目的(内容):4、经过:5、影响: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自强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合上书光绪。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康有为像梁启超像康有为在“公车上书”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作了哪些准备活动?1.创立<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北京强学会遗址2.成立强学会-----政治团体形成强学会也吸引了一些官僚的赞助和入会,比如,张之洞和袁世凯也捐钱。当时,李鸿章也想捐钱两千两,遭到拒绝,因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名声太臭。可见,当时强学会影响力之大。3.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4.与顽固派的论战5.三次上书光绪帝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失败后失败后创创《《万国公报万国公报》》继续宣传维新变法继续宣传维新变法组织强学会组织强学会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三次上书三次上书光绪帝光绪帝倡导变法倡导变法光绪帝接见光绪帝接见康有为康有为光绪表示不做“亡国之君”,光绪表示不做“亡国之君”,变法开始变法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军事强大1898.6.11-1898.9.211898.6.11-1898.9.211898.6.11-1898.9.211898.6.11-1898.9.21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求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四、戊戌六君子西太后弄权政变六君子人头落地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林旭谭嗣同戊戌政变谭嗣同的牺牲值得吗?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失败原因:1、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2、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3、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意义: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性质)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教训: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___和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史称__。从此,运动揭开了序幕。2.年6月到9月,(人物)按照维新派(代表人物为、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这次变法被称为“”,又因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3.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___裁撤任用__经济上,鼓励;文化教育上,开办__翻译传播创办__开放__军事上,训练等等。4.1898年9月,发动宫廷政变,囚禁,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1.(课本第34页练一练)康有为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的事件发生于A.1894年B.1895年C.1897年D.1898年2.(2011年河南中考题)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B.《万国公报》创办C.强学会成立D.戊戌政变2.(2011年包头中考题)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C.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马关条约》的签订3(2011年福州中考题)标志维新派政治团体正式成立的历史事件是()A.强学会的成立B.保国会的成立C.时务学堂创办D.万木草堂创办4.文笔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邓程恩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B.开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