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淡淡的茉莉》教学设计常宁市双蹲小学吴凌芳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弥漫着淡淡香气的叙事散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的这样一件小事。文章用茉莉贯穿全文,串起了父母生活的细节,牵出了一种真爱。这爱就像淡淡的茉莉花一样洁白纯净,芬芳怡人。学情分析:这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班大部分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能认真完成语文学科的各项作业,语文课上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能按要求自学课文,并有思考的习惯,能运用读书符号作简单的批注,有一部分同学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养成了课外阅读和摘抄的好习惯。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爱如茉莉”。3、感受文中父母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体验人间真情,学会关爱他人。教学手段:多媒体,自主阅读,感悟交流。教学重点:品读文章的细节,感受主人公之间的真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爱的真谛。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为了让学生在细节中体会到父母之间平淡芬芳如茉莉般的真爱,我这样设计教案:全文以“茉莉”贯穿始终,我也以“茉莉”贯穿我的课堂。由“音乐创设情境,引出爱如茉莉——自读课文,感受爱如茉莉——精品细读,品味爱如茉莉——陶冶情操,拓展茉莉情”,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平实、自然的境界,营造“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幽香缕缕”的温馨课堂。一、音乐创设情境,引出“爱如茉莉”。(课件播放动画《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师:上节课我们初学了《淡淡的茉莉》一文,谁能结合上节课的学习以及我们的生活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下茉莉花?根据学生介绍,板书其特征: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师:生活中有一种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却散发出缕缕幽香,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板书:真爱像茉莉)。课文中这句话是谁说的?(妈妈)映子赞同妈妈的说法吗?(不赞同)是的,映子最初不能理解妈妈眼中的爱,直到妈妈住院的那些日子,映子才真正体会中真爱就像茉莉一样。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20课(生:淡淡的茉莉)去感受父母之间如茉莉般的爱。(P75)二、自读课文,感受“爱如茉莉”。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指名读):轻声读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了父母之间像茉莉一样的淡淡的爱,请圈画出相关的词句,写下自己的感受。2、读书方法指导。师:这是一篇非常清新、优美的文章,读这样的文章,一定要注意两点:(课件出示:⑴关注细节。所有的爱都是通过生活中一个一个的细节来表现的,所以要去发现充满爱的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神情……⑵)感受语言。每一个细节都是通过语言来描述的,文中每一个字、词、句都蕴含着感情,因此,读书时,要从字、词、句中感受像茉莉花一样的爱。)下面请同学们细心读书。三、精品细读,品味“爱如茉莉”。1、启发交流:同学们刚才读得很投入,我发现很多同学把课文中感人的、浸润着茉莉一样的爱的语句都画下来了,并写下了感受。谁来读读你圈画的内容,再谈谈你的感受,对同一句话有不同感受的,可以补充,听明白了吗?谁第一个来?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⑴学习交流“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你爸爸今天包饺子给他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的。’”A、生读,谈感受。师:在妈妈心中,生病与饺子哪个更重要?(生:饺子)板书:一顿饺子B、指导朗读。师:妈妈生病了,还一心想着爸爸。那你觉得妈妈在说这句话时,特别强调了哪些词?先模仿妈妈的语气读一读妈妈说的这句话。指名读(本来现成的饺子吃完了再告诉)(用虚弱的声音读)再齐读⑵。过渡:爸爸吃了我买的饺子吗?你从哪里知道的?⑵学习交流:“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就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师:是我煮的饺子不好吃吗?(是爸爸牵挂着妈妈的病,没心思吃)你从哪个词最能体会到这种牵挂的?(直奔)板书:医院“奔”在这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