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表面活性剂行业《脂肪胺》征求意见稿2005-10-208:56:25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飞翔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连工宝、姚晨之、马林。脂肪胺a)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脂肪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蒸馏脂肪酸为原料,经氨化制腈、再加氢制得的脂肪胺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制备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18化学试剂结晶点测定通用方法(eqvISO6353/1:1982)GB/T1664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铂—钴比色法(eqvISO2211:1973)GB/T7380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含水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idtISO4317:1991)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GB/T13892表面活性剂碘值的测定(neqISO3961:1989)QB/Txxxx双氢化牛脂基二甲基氯化铵加德纳色标评定颜色目视法c)产品分类i.脂肪胺按其产品结构的不同分为伯胺、仲胺、叔胺、烷基丙撑二胺四大类。其分子式见表1(略)。ii.脂肪胺按其碳链数及氮原子上连接的烷基个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下述各种不同规格。脂肪伯胺可分为:辛胺、癸胺、十二胺、十四胺、十二/十四胺、椰油胺、油胺、芥胺、棕榈胺、氢化牛脂胺、硬脂胺、十八胺、牛脂胺等。双脂肪烷基仲胺可分为:双硬脂基仲胺、双氢化牛脂基仲胺、双牛脂基仲胺、双椰油基仲胺等。双脂肪烷基甲基叔胺分为双癸烷基甲基叔胺、双椰油基甲基叔胺、双氢化牛脂基甲基叔胺。脂肪烷基丙撑二胺可分为:椰油基丙撑二胺、油基丙撑二胺、十二烷基丙撑二胺、牛脂基丙撑二胺、硬脂基丙撑二胺、氢化牛脂基丙撑二胺等。d)技术要求iii.脂肪伯胺的物理化学指标应符合表2(略)要求。iv.双脂肪烷基仲胺的物理化学指标应符合表3(略)要求。v.双脂肪烷基甲基叔胺的物理化学指标应符合表4(略)要求。vi.脂肪烷基丙撑二胺的物理化学指标应符合表5(略)要求。e)试验方法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认可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vii.样品的制备须将样品混匀后(固态样品应熔融混匀后)方可取样试验。viii.外观的评价目测。ix.总胺值的测定原理:总胺值为与1g试样碱度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试剂a)异丙醇(HG/T31167);b)盐酸(GB622),c(HCl)=0.1mol/L异丙醇—乙二醇标准滴定溶液。仪器a)烧杯,100mL;b)量筒,50mL;c)具塞滴定管,25mL;d)pH计,附有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灵敏度±0.05pH单位,或者是类似的电位滴定仪或全自动电位滴定仪;e)电磁搅拌器,带包裹聚四氟乙烯的搅拌棒;f)水浴锅或电热炉。试验程序精确称取试样约0.3g(准确至0.0002g)于100mL烧杯中,加入异丙醇(5.3.1.a)50mL,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放入一电磁搅拌棒,将校准后的pH计的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浸入试样溶液中,开启电磁搅拌器并调节适当速度,用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5.3.1.b)进行电位滴定,绘制滴定曲线,以电位值的最大突跃为终点,记下所对应的体积(v0)。结果计算脂肪胺总胺值(T)以毫克氢氧化钾每克(mgKOH/g)表示,按式(1)计算。…………………………………………(1)式中:v0——滴定试样耗用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试样的质量,g;56.1——氢氧化钾的毫摩尔质量,mg/mmol。以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全胺值。5.3.4精密度: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2.0mgKOH/g,以大于2.0mgKOH/g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x.仲叔胺值、仲胺值和叔胺值的测定原理:仲叔胺值是与1g样品中仲胺和叔胺的碱度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它是仲胺值和叔胺值之和。仲胺值是与1g样品中仲胺的碱度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