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住宅标准化体系研究万科住宅标准化体系研究第一章:万科的发展阶段一、万科首次扩张二、万科的再次扩张三、万科确定“3+X”发展目标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变迁下万科的发展一、万科城市向心增长时期的发展二、万科城市离心增长时期的发展第三章:万科的城市住区模式(标准化产品线)一、城市花园系列二、金色家园系列三、四季花城系列第四章:万科项目细节处理手段一、大堂—门厅—管家房的交往空间功能二、公共设施设置布局第五章:万科项目客户细分一、核心产品系列下的客户细分二、07战略调整后的客户细分第六章:万科的营销之道一、万科营销的通用手法二、不同系列的产品广告表现的风格区别第七章:万科标准化研究对公司的启示一、公司目标消费者设定二、公司产品线设定三、产品标准化后的营销推广方式万科住宅标准化体系研究第一章:万科的发展阶段一、万科首次扩张在90年代初,万科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扩张,从深圳一下子拓展到上海、成都、厦门、天津、北京等十三个城市,“跨地域开发”首先选择了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和沿海的开放城市,类似鞍山、石家庄这样发展规模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城市仅试探性进入。在产品设计方面万科寻找市场空白点作为切入点,除住宅以外项目一般还包括写字楼、商业、保税仓库等,随着上海城市花园项目的成功,奠定了万科以大众住宅作为房地产开发的主导方向。在此期间万科积累了深圳的成功经验和国外的先进理念,到了9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中产阶级为服务目标的中档商品房“万科城市花园”系列品牌逐步成熟,之后“万科新城”和“四季花城”系列开始在各地相继推广。二、万科的再次扩张时间顺序表上海1990年前厦门1991年天津1992年青岛1992年北海1992年成都1993年鞍山1993年北京1994年沈阳1994年大连1994年石家庄1994年武汉1994年2000年开始陆续在成都、南京、武汉、长春等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内陆大城市进行住宅开发,逐步完善、推广“城市花园”“四季花城”“金色家园”三大品牌系列。通过选择类似用地,以成熟产品为原形,根据不同地域作适当调整,万科通过简单的标准化,降低开发成本实现规模效益。三、万科确定“3+X”发展目标2002年以后,万科的发展进入了“集约化”阶段,提出了“区域集约”的概念,即所谓的“点—线—面”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向周围200公里为半径扩展市场。进行这种区域集约式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益,与此同时万科还以成都、武汉等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开发重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域加之成都、武汉等区域经济中心,构成了万科“3+X”区域发展模型。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向南京、无锡和昆山拓展环渤海湾——以北京—天津—沈阳为中心,向长春、大连和鞍山拓展珠三角——以深圳为中心,向佛山、东莞、中山和广州拓展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变迁下万科的发展从许多沿海地区大城市原有的空间结构上来讲,这些城市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三个主要部分:1、城市的老城区,历史上形成的原有的城市核心区域,居住、商业和服务是其功能活动的主体;2、城市的商业区和历史上租界区,由于近现代殖民主义入侵以后对一些口岸开放城市功能布局产生的重要影响,城市传统商业、娱乐、高级居住等功能基本集中在这些区域;3、城市边缘形成的工业、生活混合地区,由于这些区域功能混杂,缺乏统一的规划,环境较差,从而成为近年来各城市进行旧城改造以及功能置换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纵观国外对传统城市扩张与居住区空间结构的研究理论,从“田园城市”“集中主义”到“三大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同心圆、扇形、多核心模式)”,足够能为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空间结构演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万科曾对与城市和住区开发有过这样的判断:“今后住宅类物业的开发重点将向城市外围转移”。“城市空心化”现象是一种必然趋势,城乡结合部大型物业开发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将培育大型物业的规模化优势,而且城乡结合部价格稳定,住宅的产品质素对于普通收入阶层有较大的吸引力。而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于市中心的高档物业价格有一定的冲击,激发开发商对于项目开发的重视,消费者因此将获得更高性价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