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历史上册论述题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根据上面两幅图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语句通顺,反映图片之间的联系性;③字数100字左右。题目:______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真正的百家争鸣局面是在战国时代。……代表百家的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包括其分支学派,细考之亦有百家之多。这些彼此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竟能相安共处,自由争鸣,大大繁荣了我国古代的学习,丰富了我国的思想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曾宪东《战国百家争鸣考》(1)根据材料,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间。(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体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3.这是一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影响重大的人物(如下图),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请你为他写一篇简介。(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简介要突出人物的主要功绩,语言通顺。篇幅在80-120字左右)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引导)之以政(政令、法制等强权机构),齐(整治)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阐述。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就其现实作用而言,此次变法是针对性极强的富国强兵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重视“耕战”是其重点,所以短期效应是非常明显的。……秦国的崛起,打破了七国并立争雄的相对平衡状态,秦国也逐渐展示出一枝独秀的战略优势,加快了战国时期统一战争的进程。——摘编自安作璋《秦汉史十讲》(1)重用商鞅实施变法的国君是谁?(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大变革,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合乎秦国国情。变法时遵循的改革思想及变法的内容,针对当时秦国的内部形势和内部环境所制定和推行,是秦国走向强大的根本原因。但这场变法也给秦及秦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的负面消极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秦的灭亡。苏轼言“故帝秦者,商君也,亡秦者,亦商君也。”——摘编自张俊英等《商鞅变法与秦王朝之兴衰研究》(1)根据材料,概述秦国走向强大的根本原因。(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7.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之间的联系)8.探究题。材料一: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綢、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杨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内涵。依据以上材料信息,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条理清晰,体现材料之间的联系9.杰出人物在历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读示意图,运用所学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1)以《汉武帝小传》为题。(2)内容包含示意图中对汉武帝的评价,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分别采取的措施(一点)及影响;军事上采取措施中的战役及影响。归纳四方面措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