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地质灾害普查调查报告三峡大学二0一一年二月重庆市九龙坡区地质灾害普查调查报告项目负责:张国栋报告主编人:胡志宇报告审查人:肖诗荣调查人员:胡志宇党超肖诗荣陈勇高德军刘刚王彦海陈明卢树盛赵翔吴尧枝管鸿飞提交报告单位:三峡大学提交报告日期:二0一一年二月目录1前言1.1任务由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2010年6月24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了全国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部署动员视频会议,徐绍史部长作了重要讲话。6月28日,国土资源部在成都召开了地震灾区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要求:“要着力对一个地区地质环境稳定性进行再认识,对重大地灾隐患进行再发现。我们要对这个地区情况很熟悉,坚决防止出现:看似稳定实际不稳定,本来稳定后来又发生,本来稳定演变为不稳定这三种情况。我们要针对震区、库区再一次进行调查。”由于2009年后续规划编制时,时间很紧,所以对后规新增加的屏障区的崩塌、滑坡等,未能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对屏障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没能进行全面普查。对此,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部署,重庆市国土资源局及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遵照办公室的指示和具体安排,下达了此次地质灾害调查任务,由三峡大学承担重庆市九龙坡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普(调)查工作任务。1.2目的任务在充分收集已完成地质灾害调查区划成果、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达标建设、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大量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排查的重点是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等人员集中地以及三峡库区、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主要任务是:(1)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分布、形态与规模、变形破坏特征、诱发因素与形成条件。(2)对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进行初步评估,分析与预测灾害体的稳定性、发展趋势和灾害发生后可能的成灾范围及灾情。(3)划定地质灾害影响区及危险区,提出防治措施建议。(4)检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否到位,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指导开展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5)结合排查成果,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下步工作建议。1.3本次排查范围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本次排查对九龙坡区辖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大排查,重点对城镇、村庄、恢复重建安置区及安置点、学校、风景名胜区、工矿企业、交通生命线等开展全面的地质灾害排查。1)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群众报灾线索,逐一进行现场调核查,同时填写或完善各类调查表。(2)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四到位”和“八落实”情况。(3)对所有排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要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提出初步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下一步工作建议。(4)根据排查情况,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指导开展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5)总结排查工作情况并形成排查报告,及时按要求报送排查报告、调查表及相关图件、专题报告等成果资料。1.4本次排查参加人员及组织安排我校接到任务后,高度重视本次排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组织相关人员对本次再排查工作做了详细的计划,本次野外排查工作于8月10日开始,10月24日野外工作结束,转入室内资料整理。本次再排查工作中共投入技术力量15人(学历组成:博士6人、硕士6人、本科3人)。表1-1项目组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职称学历项目组职务1张国栋男教授博士项目负责人2肖诗荣男副教授博士技术负责人3胡志宇男讲师硕士野外调查组组长4党超男副教授博士野外调查组组长5陈勇男副教授博士野外调查组组长6高德军男副教授博士内业工作组组长7刘刚男副教授博士地质员8陈明男讲师硕士地质员9卢树盛男助教硕士资料管理10郭飞男助教硕士地质员11管鸿飞男助教硕士地质员12易仲强男助教硕士地质员13江盛威男本科地质员14吴尧枝男本科地质员15赵祥男本科地质员1.5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指挥部下达的任务及区国土局上报的新增地灾点进行了逐个的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