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5分)一、默写(5分)1、两处春光同日尽,。2、洛阳城里见秋风,。3、,飞入菜花无处寻。4、草满池塘水满陂,。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二、基础知识(10分)6、根据拼音写汉字(1)别shù()(2)chān()水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一时(2)水波(3)人声(4)逼人8、根据解释写出相应词语(1)相信并佩服(2)意见不一致;有较大差别(3)洒脱不拘第二部分阅读(40分)一、文言文(10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编者是朝的(作者)。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11、“友人惭”的原是:(二)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2分)兔走触株()冀复得兔()1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二、现代文(30分)(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4-18题(14分)阳光下的守望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qiáo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籍藉迹)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将她的衣衫浸染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⑤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⑥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⑦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⑧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⑨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14.根据拼音写汉字和选字填空(2分)(1)qiáo()首(2)狼()(籍藉迹)15.段①中“盯”字的意思是:(用文中的一个成语解释)。(2分)16.读过此文,文中的母亲是清贫的,这可以从她“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可以约略看出;但这位母亲更是可敬的,高贵的,可以从“”,这一母亲的语言中体会,她可以痴痴地守望在阳光下;当吊针都不起作用时,只需医生“轻轻地说了句”:“”,(此处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填写)就可以让她猛然坐起,可见儿子在母亲心中占有怎样的分量啊!(4分)17.文中与段①划线句相呼应的句子是:(2分)18.段⑨中我的学生听了我讲的故事后的感受是“这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意犹未尽。那么,读完故事,你最大的感受是:(至少两点)(4分)(1)(2)(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6分)小泥人过河苦难就是河水,我们都是泥人。那么,天堂在哪里?某一天,上帝宣旨说,如果哪个泥人能够走过他指定的河流,他就会赐给这个泥人一颗永不消逝的金子般的心。2这道旨意下达之后,泥人们久久都没有回应。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有一个小泥人站了出来,说他想过河。“泥人怎么可能过河呢?你不要做梦了。”“你知道肉体一点儿一点儿失去时的感觉吗?”“你将会成为鱼虾的美味,连一根头发都不会留下……”然而,这个小泥人决意要过河。他不想一辈子只做这么个小泥人。他想拥有自己的天堂。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