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自立自强第1课好习惯受用一生1.习惯的含义: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起居、言谈举止、社会交往等无不显露出某种习惯的痕迹。2.习惯的影响(重要性):(1)习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2)习惯影响人的思维发展;(3)习惯影响人的行为;(4)习惯不是小问题,它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与幸福。3.中学阶段必须养成的好习惯(受益一生的好习惯):(1)有计划消费的习惯;(2)勤于劳动的习惯;(3)节约时间的习惯。4.养成有计划消费习惯的意义: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收支保持平衡,使我们的消费更加合理,而且还会给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积极影响。5、为什么要劳动?(劳动有哪些作用、意义、好处?)(1)通过劳动,可以逐步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2)而且在劳动中克服困难,可以磨砺意志,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3)在劳动中,我们还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朴实的好作风;(4)同时,劳动还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6.培养这些好习惯的方法:(1)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2)必须有实际行动;(3)必须有毅力;(4)必须改掉坏习惯。第2课积极的生活态度1.为什么需要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重要性):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是懒惰和无能的表现。2.中学生学会生活自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1)克服依赖心理;(2)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3)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4.为什么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1乐观地看待生活,眼中的世界充满希望,生活中到处是机遇;悲观地看待生活,眼中的世界尽是缺陷与丑恶。保持乐观的心态还有利于身心健康。人类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5.怎样培养乐观的心态呢?(1)首先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2)要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3)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4)要借助运动来保持健康;(5)要学会“爱”别人,宽容别人。6.为什么要确立人生目标?如同走路一样,我们的人生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会随波逐流;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就能按照目标自觉地去追求,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目标指引人生)7.怎样确定人生目标?(1)目标要切实可行;(2)目标应该是长期的;(3)目标应该是相对稳定的。8.怎样实现人生目标?(1)目标重要,行动更重要。在确立目标之后,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去实现。把远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2)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方式和行为,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顺利地实现目标。第3课优良的意志品质1.意志的含义:意志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顽强拼搏的品质。意志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相比较而言,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志薄弱。2.良好的意志品质有以下几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性。不良意志的基本特征:盲从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3.坚强意志的作用(坚强的意志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意志的力量):(1)可以充分激发我们的潜能,不断的超越自我;(2)是我们行动的强大的推动力;(3)是我们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意志是我们成人、成才、成学、成业的重要条件,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难以成功的。4.为什么我们中学生要注重培养坚强的意志?初中生处于人格塑造的最佳时期,培养坚强意志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处理自己当前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使自己平安渡过青春期,而且还关系到自己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成年时对社会的适应和自我完善等问题。5.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2(1)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练意志的好方法;(2)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