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度上学期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è)寒噤(jìn)舀水(yǎ0)白洋淀(dìng)B.骇人(hè)绥靖(suí)拂晓(fú)迫击炮(pò)C.箱箧(qiè)荒谬(miào)溃退(kuì)仄歪(zè)D.瓦砾(lì)提防(dī)疟子(yào)锐不可当(dāng)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月明风青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清涟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健忘憧憬D.张慌失措纳粹案牍匍匐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C.面对五倍于我的敌军,八路军某部团长果断下达撤退的命令,大家张皇失措的撤离阵地。D.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B.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C.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D.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歌曲》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二、古诗文阅读(24分)〖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乙〗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丙〗兰之味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6、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可爱者甚蕃(多)B.不蔓不枝(长枝节)C.亭亭净植(种植)D.宜乎众矣(应该)7、下列“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乾者也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8、下面对甲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9、下面对乙文《爱莲说》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B.作者写牡丹来讥讽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写菊花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C.《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D.文中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10、下面对丙文《兰之味》分析有误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