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试题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其序号填涂到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30分)13.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14.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④得出可靠的结论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5.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观察器壁上()A.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B.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C.不含有水分子D.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完毕用嘴吹灭酒精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朝向手心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3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17.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含有的变化主要是物理变化的()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8.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C.玉石“变”印章D.玩具机器人“变”形19.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滴瓶上的滴管用后洗净放回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20.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抗氧化性强2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比原子运动得慢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2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23.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A.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D.加热试管中的固体药品,管口应略向下倾斜24.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B.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C.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D.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2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2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2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2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29.已知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下列能正确表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A.B.C.D.3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3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