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题研究进行到底——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周静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改革活校、文化润校法律法规——学校发展的基本底线。师资——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质量——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民主——学校管理的一大法定。科研——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特色——学校发展的代名词。改革——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学校发展的核心灵魂对教育科研作用的理解——教育发展,科研先行学校发展,科研引领教师成长,科研伴随学生成才,科研指导●关于课题研究的定义课题研究,是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方法为依托,以探索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为目的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一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理解?什么叫课题研究?这个教师深有体会地说: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了困难,发现了问题,紧紧抓住它不放过,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找到了解决办法,制定了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待问题解决了,再总结出经验教训,感性升华到理性,写成文章,对已能提高认识,对人有指导借鉴作用,这就是课题研究。●关于课题研究的意义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那么,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支点在哪里?就在教育科研。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认为,教学实际上是一个课程探究的实验过程,研究应该成为教学的基础,并明确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有识者重视教育科研有志者开展教育科研有为者得益于教育科研材料1: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生命质量的一种手段,应该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没有科研传统的教师,工作常常是机械和重复的。现代作家梁遇春就曾写文章嘲笑说,很多教师就像是知识贩卖店里的伙计,一本教学用书用几十年,就那么点知识贩卖了一遍又一遍。不做科研,不研究学生,每天疲于奔命,没有创新的教师确实只是知识贩卖店里面无表情、枯燥乏味的伙计。存在主义哲学家加谬在他的著作《西西里弗的神话》里,指出了现代人生存的一种困境:西西里弗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他因为得罪神灵,受到惩罚,每天背一块大石头上山,可是每天背一块大石头上山,可是背到山顶,石头就滚下来,于是他只好又下山把石头背上去,就这样日复一日,背上去,滚下来,滚下来,又背上去。加谬说,难道只有西西里弗一个人在做着这样荒谬的事情吗?不,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工作繁重、重复、机械,毫无乐趣可言,生命毫无质量可言,这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是生命的异化。我们教师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怎么摆脱这种困境,对于老师来说,教育科研是一剂良药,科研可以使我们不断创新,使我们乐在其中,使我们提高生命的质量。材料2:考察任何一位优秀教师、名师乃至教育家,我们都会看到,研究在其教育实践、教育生涯中有着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丰富了他们的内涵,是研究改变了他们的行走方式,是研究优化了他们的生命状态,是研究使他们不断走上事业的高峰。如,李吉林老师,就是在课题研究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在课题研究中建构她情境教育的高峰。他30年来的研究生涯经历了“三部曲”: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2007年人教社出版了8卷本的《李吉林文集》,约五百多万字。“八五”国家级课题:运用情境教学,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九五”国家级课题:运用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实验与研究。“十五”国家级课题:情境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十一五”国家级课题:情境教育与儿童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条途径:——自然积累——业务学习——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教育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经验型教师经验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任务型教师任务型教师教育科研教师能力结构模型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钱伟长:“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