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二中第二次月考八年级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水上大世界,动物添精彩”。下列有关鱼类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鱼只靠鳍运动C.鱼的体色为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D.鱼的体表有黏液,能减少水的阻力2.下列不属于陆生动物特征的是A.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B.绝大多数用气管或肺呼吸C.用湿润的体壁呼吸D.一般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3.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C.昆虫有外骨骼,适应干燥环境D.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活4.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以下有关人体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的运动与其身体结构无关B.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C.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D.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5.下列表示骨、关节、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宠物犬对着主人摇头晃尾B.猩猩搬箱取物C.老虎钻火圈D.蜻蜓点水7.“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A.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B.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D.学习行为、学习行为8.“春蚕吐丝”这一现象,发生在家蚕的哪一发育阶段A、卵B、幼虫C、蛹D成虫9.下列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的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D.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以及它们的种类10.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瓶口上的玻璃管是竖直向上的,乙瓶瓶口上的玻璃管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A.氧气B.烧瓶瓶口C.微生物D.烧瓶的形状11.酵母菌比大肠杆菌高等,主要是因为酵母菌细胞具有A.细胞壁B.细胞膜C.成形的细胞核D.遗传物质1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A.分解无机物B.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C.生产有机物D.促进物质循环13.下列微生物中,与制作馒头有关的是A.酵母菌B.曲霉C.醋酸菌D.乳酸菌14.灰指甲学名甲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引起灰指甲的真菌其营养方式属于A.寄生B.腐生C.共生D.三者都不是15.入夏后肉汤易变质,最合理的保鲜方法是A.煮沸、开盖冷藏B.煮沸、加盖冷藏C.不煮沸、开盖冷藏D.不煮沸、加盖冷藏16.小明给植物分类时,把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苔藓、蕨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A.有种子的和无种子的B.草质茎和木质茎C.有根的和无根的D.生活在陆地上的和生活在水中的17.如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A.卵生B.用肺呼吸C.体温恒定D.具有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18.下列各生物分类单位所包含的生物中,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应是A.种B.目C.门D.纲19.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植物。甲与乙属于同一科,甲与丙属于同一纲,甲与丁属于同一目,甲与戊属于同一属。甲与上述哪一物种的共同特征最多A.乙B.丙C.丁D.戊20.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B.偷猎和过度放牧C.栖息地的丧失D.自然条件的恶化21.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身体呈流线形是其对水生生活的适应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C.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22.下面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要从它的幼虫开始进行隔离饲养B.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发现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蜜蜂主要通过嗅觉识别气味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D.蚂蚁可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23.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质③细胞膜④成形的细胞核⑤叶绿体A.①②③④B.①④⑤C.③④D.④⑤24.2011年,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