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冲击波】2013高考生物讲练测系列专题03酶和ATP(教师版)考纲要求: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考点突破考点一酶的知识1、酶的本质及特性2、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名称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衡量标准验证酶是蛋白质待测蛋白质液+双缩脲试剂已知蛋白质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底物+相应酶液底物+等量蒸馏水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的“专一性”底物+相应酶液另一底物+相同酶液;或同一底物+另一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底物+相应酶液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分解速度1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温度梯度下的同一温度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相互对照)底物分解速度或底物的剩余量探究酶的最适pHpH梯度下的同一pH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相互对照)底物的分解速度或底物的剩余量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⑴温度和pH①低温时,酶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②温度或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⑵底物浓度和酶浓度①图甲中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而P点之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酶浓度。②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不改变酶分子的活性。⑶酶、激素、载体、抗体与蛋白质关系图示例1、(2012年上海6)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A.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B.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C.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D.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2练习1、(全国100所名校2013高三上期期初考试21)考点二ATP1、ATP形成途径2、ATP结构ATP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3、不同化合物中A的含义例2、(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7)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3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练习2、(吉林长春十一中2013高三上期期初考试)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TPB.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C.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D.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专项练习1、(河北省正定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9)有人做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反应温度升高A点上移B.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C.曲线1代表对照组的实验结果D.化合物P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P对酶有抑制作用,无P时酶促反应速率快,加P后,酶促反应速率变慢,由图无法判断温度升高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所以答案A错误。2、(2012海南4)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47)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温度(℃)20406080100结果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14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4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60℃和80℃不一定是酶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4、(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9)如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