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华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卷纸.第I卷(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1~2题。1.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2.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②河流众多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①②③B.④⑤C.①③④D.②⑤(2010·莆田模拟)综合地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据此完成3~4题。3.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区域特征组合不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D.青藏高寒区——冰川广布4.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辐射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面状况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冰川覆盖(2011·永安检测)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5~6题。5.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泄和屋内通风纳凉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1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6.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A.农业B.工业C.金融贸易D.服务业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题。7.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GPS—RS一GISB.RS—GPS—GISC.GIS—RS—GPSD.RS—GIS—GPS8.“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据此回答9~10题。9.“数字地球”的空间核心技术包括()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现代通信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①可持续发展②政府决策③百姓生活④科学研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多省份遭遇干旱。下图为2011年初的干旱形势图。11.干旱最严重的省份有()A.江苏、山东、山西、河北B.山东、山西、湖北、陕西C.江苏、安徽、山东、河南D.山东、安徽、河北、山西12.这一时期,干旱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2A.水稻B.冬小麦C.玉米D.春小麦13.对旱情的监测,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全球定位系统C.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全球定位系统14.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