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通过对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位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二)过程与方法理解不够商1写0占位的意义,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进行计算。(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觉验算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不够商1写0占位。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比较熟练地计算这类除法题。三、教学准备课件等。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52÷13=600÷20=7200÷36=640÷16=在口算过程中说一说计算52÷13、600÷20时是怎么想的?2.笔算。750÷5=900÷6=订正时,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特别要强调,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设计意图】旧知的复习是为了唤起学生对新知的预判,旧知的铺垫也为学生的学习做了必要的铺垫。(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除三位数。(1)导入。教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说明同学们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掌握得很好。出示情境图: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教师:你怎样理解“可以组成多少组”这个问题?教师:你认为商是几位数?【设计意图】新知的学习是在旧知的基础上,旧知孕伏是无形的暗示,有意义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储存中选取有用的作为探求新知必备的“食粮”。(2)探究方法。预设:教师:先算18除什么数?学生:先看被除数前两位,18除61个十,商3。教师:这个3表示的是什么?余下的是多少?学生:商3表示3个十,余下的是7个十。然后用18除72,商4。【设计意图】在新知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会造成认知的冲突,以前学的是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而现在够了,怎么办呢?通过学生自己去经历这一过程,探索出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3)试一试。989÷43244÷58768÷262.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末尾有0。出示:930÷31=(1)学生试算930÷31,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教师在下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尝试做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2)教师:这道题的商是多少?为什么?被除数十位上的商是3,已经没有余数了,为什么还要在个位上商0?(3)小组讨论,充分发表各种见解。预设各种理解:①因为根据除法的计算法则,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对着那一位写商;如果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商0,所以商的个位上就写0。②被除数十位上的商虽然是3已经没有余数了,但个位上的0除以31仍然得0,所以商的个位应写0。③因为930÷31商的首位在被除数的十位上,商应该是两位数,所以应该是30。④因为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商3,除到被除数的个位商0,表示商是30个一,也就是30,所以个位要写0。⑤如果商的个位不写0,商是一位数3,不表示两位数30,经验算,3×31不等于930,所以商不是3。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见解充分给予肯定,然后指导商写得不完整的同学把商写完整,从而使学生再次体会到: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没余数,而个位是0,只要在被除数个位上补0就可以了。注意:教师要强调这个0不能丢,并用红色粉笔描一描这个末尾0。【设计意图】课堂上设置“大问题”,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把学习的内容留白,让学生自己去填写,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的积极性,也给学生探求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4)对比练习。把被除数改成940,即940÷31。教师:想一想这道题与刚才题有什么不同?做题过程中有疑问的可以跟同桌议一议。结合板演竖式提问:当十位上商3后,出现了余数“1”,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0移下来?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十位上的余数“1”表示一个十,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余数则表示是10。提问:商的末尾不添0行吗?为什么?教师强调:商的末尾不添0,商就不是两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十,而只是3;同样若商的末尾不添0,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验算,结果也不能等于被除数。【设计意图】虽然把例题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