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动能和动能定理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动能的概念,掌握动能的计算式.2.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3.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一、动能的表达式(基础)通过上节课的实验,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个特殊情形下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W∝2,那么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认真阅读教材72页内容,独立完成推导过程)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1增大到2,如图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引导1:从W=21222121mm这个式子可以看出,“221m”很可能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因为:引导2:动能定义动能是(矢量或标量),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是[课堂训练]1.下列几种情况中,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A.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1B.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C.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动能定理(重难点)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后,前面我们推出的21222121mmW,就可以写成12KKEEW,2KE表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2221m,1KE表示一个过程的初动能2121m.上式表明什么问题呢?请你用文字叙述一下.引导1: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意义引导2:那么,动能定理更为一般的叙述是什么呢?引导3:动能定理的含义:动能定理反映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外力做功的过程,正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W>0,12KKEE,即物体动能,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动能。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时,W<0,12KKEE,即物体动能,动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引导4:刚才我们推导出来的动能定理,我们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出的.动能定理是否可以应用于变力做功或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该怎样理解?三:合作探究例题1、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5.0Xl03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5.3X102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力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2引导1:请同学们把具体的解答过程写出来.(g取10m/s2)方法一:动力学方法:方法二:动能定理方法:引导2:用动能定理和我们以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相比较,动能定理的优点在哪里呢?引导3:你能总结一下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强化训练1.质量一定的物体……………()A.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一定变化B.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3C.动能不变时,其速度一定不变D.动能变化时,其速度不一定变课后作业1.一辆质量为m,速度为v0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于水平地面滑行了距离L后停下来,试求汽车受到的阻力.总结反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