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一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统考高二年级物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共16个小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一卷:客观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而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者不选的得0分)1.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推出了落体运动定律B.“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最早是由安培发现的C.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法国学者库仑用实验测得的2.关于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式B=F/IL说明B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成正比B.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与在该点的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C.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适用于任何静电场D.公式B=F/IL说明B的方向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3.如图所示,将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以初速度v0沿图中所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若粒子始终在电场中运动,则该粒子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增大D.一直减小4.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物块,物块仍静止不动。则()A.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小B.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C.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小D.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大5.图中虚线是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两个带电粒子从P点均沿等势线的切线方向射入电场,粒子运动的部分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若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粒子的电性相同B.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C.粒子从P运动到a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D.粒子从P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1Ev0+6.神舟七号经过变轨后,最终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轨道上正常飞行,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七号绕地球正常飞行时三位宇航员的加速度都大于9.8m/s2B.神舟七号运行的周期比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大C.神舟七号绕地球正常环绕飞行的速率可能大于8km/sD.神舟七号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宇航员由于失去重力作用而处于悬浮状态,在舱内行走时,须穿带钩的鞋子,地板是网格状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8.如图所示,两根间距L=0.4m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T,导轨右端接有一理想变压器,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一根不计电阻的导体棒曲置于导轨上。现使导体棒沿导轨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v=10sinl0πt(m/s),运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保持良好接触,电阻R=10Ω,则()A.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2VB.电阻R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24JC.交流电压表示数为2V,交流电流表示数为0.2AD.仅增大导体棒运动的频率,电压表示数将变大9.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个有界电场,边界MN将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I、II,在区域Ⅱ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区域I中离边界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如图甲所示,小球运动的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A.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之比为3:5B.在t=5s时,小球经过边界MNC.在小球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大于电场力做的功D.在1s~4s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10、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新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C.有10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