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卷答卷时间:60+20分钟满分:70+30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卷相应题号后的A涂黑,错误的请将答卷相应题号后的B涂黑。每题1分,共10分)1.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2.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3.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6.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身。()7.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8.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属于调整上层建筑,使之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9.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10.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二、选择题Ⅰ(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46分)11.我国古代哲学家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概念涉及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③哲学基本问题和生活的关系问题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3.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某小区和辖区企业相互调剂车位,形成错峰停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车满为患的压力。这说明①人能够根据自身需要改造世界②建立有利的规律有利于摆脱规律的制约③发挥意识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4.“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在哲学上启示我们A.规律是普遍存在的B.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C.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D.积极改造规律,按规律办事15.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下列各项中能够体现这一哲理的成语典故是A.饮水思源B.望梅止渴C.调虎离山D.狐假虎威16.明末清初之际著名学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表明矛盾双方1A.相互渗透B.相互转化C.相互分离D.相互依存17.“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掌。”福楼拜的这一名言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B.夸大了同类事物的个性C.抹杀了同类事物的共性D.强调了矛盾的特殊性18.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这则材料蕴含的哲理有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9.漫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A.重点论B.一点论C.两点论D.均衡论2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①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②运动包含静止,静止不包含运动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④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现行GDP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和自然资源的耗费。最近,环保部推进绿色GDP2.0核算体系的研究工作,并确定明年进行新核算体系试点。这一举动表明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2.“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泰戈尔的这一名言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实践是真理的基础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3.古代有一男子,奔千里、费万金学得一手“屠龙绝技”,然技成却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