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南地区矿产资源与交通分布工业区位选择【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主要工业导向型的特点及区位选择。2.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进行工业布局的合理选择,掌握工业区位分析方法。【自主梳理】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工业区位因素案例1:鞍钢位于辽宁省境内,附近有钢铁工业发展所需的煤炭和铁矿石,有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依托着辽中南工业基地这一大市场;而宝钢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但无煤也无铁,尤其是铁矿石需要从遥远的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运来。思考:鞍钢和宝钢区位的显著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又是什么?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动力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等。2.选址原则: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的生产成本,获得最的利润。3.工业导向类型(工业区位选择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时,不能生搬硬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案例2:鞍钢在20世纪50年代扩建时,拥有职工50万人;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而兴建的宝山钢铁企业,规模与鞍钢差不多,起初职工3万人,现在职工不足2万人。每冶炼1吨钢需要原料的变化(吨)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420.75铁矿石21.81.3思考:结合“案例1”和“案例2”可以看出:由于和的发展,、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减弱;、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工业类型工业特点及区位选择部门举例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应接近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应接近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供应地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的地方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地区知识链接:工业区位评价工业区位评价就是对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行评价,以分析某工业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区位因素的评价性语言表解如下:(1)自然条件评价因素评价用语原料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燃料接近燃料地(煤矿、水电站等),能源充足水源靠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水资源丰富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2)经济条件评价因素评价用语市场接近市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技术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农业基础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3)社会条件评价因素评价用语社会条件国家政策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工业惯性搬迁费用高个人偏好是著名侨乡社会协作设施完善,协作能力强试题演练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A.时装设计B.炼铝厂C.电视机装配D.水果罐头厂2.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B.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3.图1和图2分别是甲、乙两个不同时期建设的钢铁基地,读图回答问题。(1)甲、乙钢铁工业基地都是符合当时工业布局原则的。据图推测________(甲、乙)钢铁基地建设的较早,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建材厂邻近钢铁基地布局的优点是。造船厂的有利区位是。考点二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案例3: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1.环境因素:主要影响一些的工业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及食品等企业的区位选择。2.不同类型污染企业的区位选择安排原则:安排原则:试一试:在下列4幅图中的恰当位置,确定具有“大气污染”企业的地址。知识链接: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