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课题理想(2)主备人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3.情感与价值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重点体会诗歌语言、进行语言训练难点进行语言训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书、教参学生准备书教学过程自备补充集备补充一.赏析诗歌语言1、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体验。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三、语言运用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教师示例: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继续研讨诗歌内容及主旨重点赏析比喻修辞重点赏析语言,理解重点语句含义小组研讨赏析最喜欢的一段,进行朗读、分析。话题:“奉献”“信念”等②修辞训练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所以可就自然、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喻训练,看谁说的生动。小结: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四.作业选做:仿句必做:背诵积累仿照第六节,进行仿句练习可以仿照第四节,进行仿写练习板书设计爱心奉献信念比喻课后反思围绕本课达成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反思语言赏析时间短,仿句练习不好,学生缺乏想象力,语言积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