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幼时记趣(第一课时)》教案课题课型新授主备人:个备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及词典以及老师的适当点拨,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2.掌握常用文言实、虚词的意义、用法及文中的特殊句式。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难点掌握常用文言实、虚词的意义、用法及文中的特殊句式。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教学设计与过程教学反馈一、自主预学1.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2)文学常识积累《幼时记趣》选自。作者,字,代苏州人,文学家。2.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①观之正浓()②拔山倒树而来()③余忆童稚时()④明察秋毫()⑤鞭数十()⑥见藐小微物()二、合作互学(一)交流讨论“自主预习”部分的知识点。(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1.通假字项为之强通义:以土砾凸者为丘:通义:2.一词多义教学设计与过程教学反馈三、点拨导学(四)三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疏通全文。1.说说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群鹤舞空(2)徐喷以烟(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2.翻译文中重点句子。(五)小组合作,口头翻译全文,将自己认为的难句,翻译在下面。(六)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文章没有连贯的情节,作者先总后分地叙述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全文紧扣一()字来写,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第二部分(2-4段)第二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第二层(3-4段)四、检测练学课堂同步一1、2及二五、课后作业1.课堂同步“课外拓展”2.抄写生字词和解释。【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