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七颗钻石》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联想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1、情景导入:秋夜,繁星闪烁,凉风习习。一家人在花园里仰望星空。小朋友就问:爸爸,妈妈!天上的星星是什么做的啊?它们是怎么飞到天上的呢?于是,爸爸妈妈就开始给我们讲起天上星星的故事。于是就有了《七颗钻石》。2、作者介绍: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这位伟大的作家还很关心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他亲自撰写了《启蒙读本》(1871-1872),其中有很多经过改编的民间故事,语言简洁、明确、生动、富于艺术性。《七颗钻石》就是其中的一篇。二、检查预习:下面这些字词的音、形、义你有问题吗?hēbànshùnchètiǎntuòmo干涸绊倒瞬间清澈舔唾沫三、复述故事。1、如果无锡电视台来我们中学招聘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要求就是给现场的小观众讲《七颗钻石》这则童话故事。你愿意来试试吗?(请一到两位同学讲故事,明确要求)2、评价。(明确评价要求。)3、交流:刚才的复述你为什么要那样说?(简单总结复述的方法,概括课文语言特点。)四、深入探讨、把握中心。1、角色体验:假设记者就《七颗钻石》来采访托尔斯泰,请问记者会问些什么?作家托尔斯泰会怎样回答呢?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明确要求和活动流程。)2、全班交流。3、总结、归纳:爱心像闪闪的钻石一样永恒,它让生活充满了光亮。五、设计板书:空木的水罐→有水的木水罐→重新变得满满的→银水罐→金水罐→冒出七颗钻石→飞上天变成大熊星座→爱心老师的板书太没有意思了,也不好看,你们有什么创意吗?试试根据课文内容或中心思想,设计一个板书。六、总结课堂:通过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疑问?一点即可。由学生总结。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