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教学目标:1.了解说话有针对性,吸引力,打动人的基本常识。2.在活动中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场合,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打动别人的目的。3.乐于交往,勇于表达,喜欢上语文课。教学重点:同目标1教学难点:同目标2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一名。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过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小王、小李和小钱。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向我汇报。”10日期到。小王和小李天天定在和尚的屁股后,哀求和尚,只卖了几把。而小钱却卖了几千把,连负责人都感到惊讶,就问他是怎么卖的,小钱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寺里,那里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小钱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估其平安吉祥。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平安梳’‘发财梳’等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并请小钱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梳子的仪式。得到刻有各种吉祥字的施主与香客,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也更旺。这还不算完,好戏跟在后头。住持希望小钱再多买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给各类型的施主与香客。就这样,不到十天,小钱就卖掉了几千把。请大家说说小钱成功的原因。教师归纳:小钱既针对了香客的心理,又针对了主持的心理:希望香火更旺,从而吸引了住持,打动了主持,最终小钱成功的卖掉了木梳,可见说话应该怎么样?(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二、梳理教材,联系实际,归纳“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的技巧(一)请一学生读p150页的教材,其他学生思考: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所举的事例。(周恩来劝说青年军官不要杀蒋)2.周恩来是怎样一步步劝说的?不杀蒋(不理解)→退一步(杀不难)缓和气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一特例打动人,从而让青年军官放弃了杀蒋的念头。3.如果现在周恩来以一种盛气凌人的语气去劝说,结果会怎样(教师模拟)归纳总结:说话时,特别是当你的观点处于不利的境地,为了达到说服听众的目的,先不妨有意识的退一步。你首先肯定听众的观点有其合理性,然后在获得听众信任的基础上再寻找机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巧妙地提出你的观点,变退为进,化守为攻,从而最终有力地说服听众。方法一:先退后进,变守为攻(板书)(二)请一学生读印发的材料1。材料一:有个“的姐”(出租车女司机)把一男青年送到指定地点时,对方掏出尖刀逼她把钱都交出来,她装作害怕样交给歹徒300元钱说:“今天就挣这么点儿,要嫌少就把零钱也给你吧。”说完又拿出20元找零用的钱。见“的姐”如此爽快,歹徒有些发愣。“的姐”趁机说:“你家在哪儿住?我送你回家吧。这么晚了,家人该等着急了。”见“的姐”是个女子又不反抗,歹徒便把刀收了起来,让“的姐”把他送到火车站去。见气氛缓和,“的姐”不失时机地启发歹徒:“我家里原来也非常困难,咱又没啥技术,后来就跟人家学开车,干起这一行来。虽然挣钱不算多,可日子过得也不错。何况自食其力穷点儿谁还能笑话我呢!”见歹徒沉默不语,“的姐”继续说:“唉,男子汉四肢健全,干点儿啥都差不了,走上这条路一辈子就毁了。”火车站到了,见歹徒要下车,“的姐”又说:“我的钱就算帮助你的,用它干点正事,以后别再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了。”一直不说话的歹徒听罢突然哭了,把300多元钱往“的姐”手里一塞说:“大姐,我以后饿死也不干这事了。”说完,低着头走了。1.大家思考,文中的的姐那些话说到了歹徒的心坎上?2.如果的姐大喊大叫,会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