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3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3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3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2、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3、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三、学习与交流(一)自主学习检查复习:解释加点的字(1)郑人有欲买履者(2)先自度其足(3)而置之(于)其坐(4)至之市,而忘操之。(5)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6)反归取之。(7)及反,市罢,遂不得履。(8)何不试之以足?(9)“宁信度,无自信也。(二)合作交流(1)用心朗读,想想郑人买履不成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郑国人错在哪里?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典型题例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在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也许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的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五、达标检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1)郑人有欲买履者(2)先自度其足(3)而置之其坐(4)至之市(5)而忘操之(6)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7)反归取之(8)遂不得履(9)及反,市罢(10)何不试之以足(11)宁信度,无自信也2.翻译句子。3.问答题(1)从买履的郑人的言行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这则古代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请写出四个含有“履”的成语。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