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导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岁”、“穰”、“患”、“贻”等常见文言实词及“之”、“其”、“以”、“悉”等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熟练翻译课文。2、掌握本文简洁、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3、了解《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4、学习本文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预习自学:1、请你正确无误地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方为秋田之害()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岁以大穰()千万bì地()其虫旧曾有之()2、填空(1)《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广泛,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时期的科学成就。作者是。(2)《以虫治虫》中,第一个虫是指“”,第二个虫是指“”。(3).对梵天寺“塔动”,匠师所用的方法是“”,而喻皓所用的方法是“”。(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3、文言文朗读时要注意正确断句。请对下列几句需停顿的地方用“/”标出。(1)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2)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3)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4)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5)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6)人皆伏其精练。4、对字义和句义有疑惑的地方请用铅笔标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梳理字词句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1、学生根据手中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自读课文,分小组交流:字音、字形、字义、语句意。2、集体讨论探究,教师作归纳。(1)字音、字形部分:喙()穰()梵()胠()箧()履()贻()钗()(2)字义部分1.大穰:2.方:3.级:4.患:5.贴:6.但:7.盖:8.伏:9.胠箧:10.以:11.悉:12.之:13.其:(3)语段意:(重、难点)方为秋田之害:译:则以钳搏之,悉为二段:译: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译: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译:未布瓦,上轻,故为此。译:匠师如其言,塔遂定。译:人皆服其精练译:三、根据大家刚才的集体探讨对课文的了解、学生再次自习课文,简述文章主要内容。四、听老师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学生交流互读。作业:识记相关文言字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小组间互相提问(字、段翻译,课文背诵)。二、合作探究,赏析课文,完成问题。1、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2、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3、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学生比赛发言。4、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现代农业的看法。5、论《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7、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8、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本文写作特点。9、《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还能说出我国古代还在哪些方面的科技水平长处于领先地位。10、本课总结,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对你有哪些启发,各抒己见。三课堂练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其喙()有钳(2)岁以大穰()(3)梵()天寺木塔(4)贻()以金钗(5)六幕相联如胠箧()()(6)人履()其板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千万蔽地蔽:(2)岁以大穰岁:(3)患其塔动患:(4)未布瓦,上轻,故如此故:(5)贻以金钗贻:(6)人履其板履:3.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的意思或用法。(1)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其:(2)岁以大穰以:(3)以钳搏之以:(4)乃以瓦布之乃:(5)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而:(6)盖钉板上下弥束盖:4.翻译下列句子。(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3)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4)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5.填空。《梦溪笔谈》的作者________是我国北宋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该书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的________成就。6.请用一句话概述《以虫治虫》的内容。7.你认为《以虫治虫》所述的内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8.梵天寺木塔》详细记述怎样解决塔动的问题,而匠师按喻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