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二则教学案姓名班级教学目标:1.初识文言文特点和寓言的特征。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3.在了解文言文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对照注释准确翻译全文。4.理解寓意,并用以指导现实生活。预习自学: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2.在了解文言文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对照注释准确翻译全文。3.理解寓意,并用以指导现实生活。教学难点:1.在了解文言文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对照注释准确翻译全文。2.理解寓意,并用以指导现实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郑人买履一、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收集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⑴韩非:战国末年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出身于韩国贵族家庭。在政治主张变法图强,积极向韩国君主献计献策,却不被采用,于是他转而埋头著述之中。在这些作品中他把法、术、势思想熔为一体,从而大大丰富了法家学说的思想内涵。这些作品传到秦国后,受到了秦王的高度重视。受到秦王的重用⑵《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并抄写(正确,美观)(履)lǚ(遂)suì先自度(duó)其足吾忘持度(dù)宁(nìng)信度(dù)3.方法指导:文言文翻译的要求(1)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指译文要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补充栏:“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指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3)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4)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5)顺口溜: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6)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来源:学,科,网Z,X,X,K]补充栏:4.知识链接:认识通假字举例说明:坐,同“座”,座位这是一种古文通假现象。在战国末期,还没有表示“座位”这个意思的“座”字,就借用同音字“坐”来代替,直至后来有了“座”字为止。这就叫通假(借)现象。其中,“坐”就叫做“座”的通假字,“座”为本字。注意:通假字要读本字的音,解释为本字的意思。二、学习研讨:(一)设计情景,导入新课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并说出读过这些寓言故事之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如“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寓意: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2、这就是寓言:(请学生尝试着概括出寓言的特点。)生只要能说到: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即可。师在此基础上概括: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