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八课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八课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 苏教版_第1页
1/3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八课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 苏教版_第2页
2/3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八课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 苏教版_第3页
3/3
第八课十三岁的际遇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2、体会本文语言优美淡雅充满诗意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词语。2.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多种样式的诵读为主,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备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引入课题:田晓菲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学业优异的学生。13岁就进了大学之门,而且是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她怎么看北大呢?她对北大有怎样的感情呢?学习了此文,我们就会有收获的。二、字词正音与解释:1、字词注音:抽屉蓦然迸溅穹隆积攒骤然呜咽摒弃絮语犀利安恬撷取抚慰惆怅2、字词解释:白驹过隙茫然若失和蔼可亲谈笑风生学生回答个人读全班齐读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弹指三、理清文章结构,给文章划分段落:要求学生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5)“我”七岁到十六岁的生活剪影。第二部分:(6-12)“我”在北大的生活。第三部分:(13-17)“我”赞颂感激北大。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要求学生朗诵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并讨论:1、第一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2、按照课文的内容填空:七岁时的梦想十岁时的信心十三岁时的际遇十六岁时的回顾3、小声朗读第一部分,从课文中分别找出表示作者不同年龄对北大感情的语句:七岁:莫名的惊喜、喜悦与感动。十岁:不看北大——稚气十足的信心。十三岁: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十六岁:成熟的季节,见到新生“怅然若失”。﹝补充﹞比较田小菲刚进校时和两年后的不同,并说说原因五、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六、作业:1.完成〈自主学习1课时〉的作业: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田晓菲的作品,以及北大合作交流思考交流归纳:品味句子的精美的历史和现状。往事的情感。授后小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八课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