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社戏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的详略安排。2.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难点:领会文章的详略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梳理思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备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童年的记忆,回忆一下童年的趣事。可以说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情景。二、解题:我们平时经常把“江山社稷”用来比作国家,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三、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诗《野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朝花夕拾》,杂文《坟》、《二心集》等。四、背景介绍: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五、疏通字词:归省偏僻行辈缘故絮叨宽慰装模作样怠慢聚拢撺掇凫水篙磕潺潺朦胧踊跃依稀宛转悠扬蕴藻家眷疲倦踱来踱去喃喃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畅谈感受交流回答个人读全班齐读了解背景皎洁蹿撮纠葛六、引导学生快速的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回答以下问题:1、全文主要围绕什么事情来写?明确:全文主要围绕“我”看社戏来写的。2、全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我”观看社戏的?全文按照事情的顺序来写“我”观看社戏。3、全文围绕“社戏”写了“我”几个时期的情况?它们分别是?全文围绕“社戏”写了“我”三个时期的情况,它们分别是看戏前、看戏、看戏后。4、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⑴、(1-4)我盼望看社戏。⑵、(5-30)我去看社戏。⑶、(31-40)我怀恋社戏。师小结:作者就是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的。七、作业:1、查找有关鲁迅的生平、作品资料。了解鲁迅,感知鲁迅。2、朗读课文,抄写字词。学生互相之间检查字词的学习效果个人读全班齐读合作交流思考交流如何对文章的层次进行归纳:抄写字词授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