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王国(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奇思妙想”为主题,专门选取的四位作家作品,有诗歌.散文诗.童话故事,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篇篇都驰骋想象,这些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想象,饱含哲理,给人启迪。其中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是一篇散文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梦境,表达了美好的情怀。二、学生分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七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但好奇心、求知欲、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大,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竞争性.趣味性活动,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及时给与鼓励,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持续。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散文诗这一体裁,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这种文学作品,通过朗诵与优美语言的赏析,产生对这种体裁的喜爱。三、教学目标:1.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学会使用想象写作手法。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是学会使用想象写作手法。五、教学方法:美读法、情感教学法和“课堂六步教学法”,在语言的感知和品味中感受想象的魅力,进入“蔚蓝的王国”,体会迷人的意境。六、学习方法:在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任务驱动学习法,圈点勾画批注学习法,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质疑中解惑,通过诵读赏析感悟大海之美、语言之美。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个人博客、网络资源一、实践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课文1.海常常给人博大、自由、轻松、幸福的感觉,也常常成为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屠格涅夫心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2.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学习卡片)伟大的小说家屠格涅夫也不例外,我为何说他伟大呢?谁来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人物呢?(屠格涅夫是欧洲俄罗斯第一位小说家,对于这样一位在文学史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物需要学生了解,让学生自己说,既让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也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及时肯定,给他们成功的喜悦,如有不全面的教师再补充。)(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听录音范读课文,思考:屠格涅夫的梦中有哪些人?你看到了屠格涅夫梦中的大海的哪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他梦中的情感吗?①课文中作者的笔下表露的是一个怎样的情感呢?(愉快、快乐、幸福、自由、无拘无束……)②你觉得作者笔下的蔚蓝的王国是怎样的一个王国?(自由、快乐、幸福、美满、无忧无虑……的王国)2.读完课文后先同桌交流,然后师生交流。梦中人:我.伙伴.女人蔚蓝的王国梦中景:大海、小船、风帆、仙岛、花.鸟、流水.宝石……梦中情:……?(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进入情境。在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场中,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利用学生认识的大海与屠格涅夫认识的大海进行对比,学生的情感经历了冲击,并对梦中人.梦中景.梦中情有了自己的认识,初步建立起个体意境场。要想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作者笔下的情感,还需让学生更深入地阅读理解课文。)(三)二读课文,问难质疑1.同学们,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学会疑问,例如,刚才品味语言时老师心中有这样一个疑问,如第3节中既然说是“我的伙伴”,为什么我却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师生讨论解决。(伙伴也是想象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并不需要具体指明是哪些人。)2.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发现一个问题重要。同学们还有那些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预设一:第七小节,奇妙之处是“用心灵驾驶小船”。问“心灵怎么可以驾驶小船”?(心灵充分地自由、不受任何拘束、任意地遨游于自己的想象空间中去,这时的船已是心灵思绪的化身)预设二:①10节“随同花儿和鸟儿一起飘来一阵甜滋滋的声音”(声音是要通过听觉,而作者却把这种感觉转化为味觉,突出声音的甜美。这种修辞手法称为通感)1.“浪花是海的笑声”2.同学们刚才感受到了仙岛上花的香味,这种香味闻起来觉得……(柔和、舒服、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