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教材分析:《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内涵丰富。学习本文,最终应达到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并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对夏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的目标。学情分析:要达到目标,需要反复朗读文章,感受语言的魅力,想像并勾勒出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掌握夏紧张、急促、热烈的特点;同时也须理解并说出文中比喻修辞手法的含义,对比、比较写法对表现事物的特征的作用。因此,本文的教学起点从朗读文章开始教学重难点:1.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领会、学习文中的精彩语句。2.理清文章的思路。3.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深情赞美。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自学:1.阅读《夏》,解决生字词,做好批注。2.理顺结构思路。3.选出一句或一段你认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书上作旁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王维的一首诗《苦行》:“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皆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由《苦行》诗中对夏的怨气导入,那么,当代作家梁衡又是怎样看待“夏”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梁衡的《夏》。【学生活动一】朗读课文,理清思路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感情去读。2.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要求读出轻重缓急。3.理顺结构:文章第1段独句成段,突出、醒目地概括出夏天的特点,总领下文。第2、3、4段紧扣夏天“紧张”、“热烈”、“急促”三个特点来写,是先总后分的结构。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第5段交代了这其中的原因,文章是采用对比手法。【学生活动二】想像画面,点击思维1、通过朗读,你捕捉到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突出了夏的什么特点?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农民辛勤劳动的景象。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2.那么,在这些描写中,这些图画里,你觉得文章重点描写的是哪些?麦浪翻滚,夏天金黄的色彩,农民辛勤收割。这样看来,作者写夏天的美景(板书:景美),不仅是表达对夏天的喜爱之情,主要还在于深情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板书:人勤)学生交流互作补充【学生活动三】合作探究,品味画面刚才大家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感情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选出一句或一段你认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准备在全班发言。请同学们对画面中用的贴切、生动传神的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进行细致品味、揣摩。学生自由品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参考:1)第二段开头用一锅水逐渐沸腾的比喻,“沸腾”,用形象的比喻说明夏天的特征已经非常鲜明,写出了从春到夏的过程。2)写大地的夏景,抓住了太阳的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这些典型的景物来描写。这样成熟的麦子是最能体现夏的特色的,同时又体现出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为下文歌颂农民作铺垫。3)第二段中通过对春天景物和夏天景物的比较来突现夏天的特点:芊芊细草,长成密密的厚发,淡淡的绿烟凝成了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换来了蝉儿的长鸣。这些变化是因为天气渐热带来的,就像开头的比喻所说,像冷水经过加热,最后沸腾一样。4)“……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夏天的热烈。5)写“五月人倍忙”,处处体现紧张、急促的旋律,如“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这里多用短句,读起来节奏快,确实使人感到夏天的旋律是急促的。“……快割,快割……”“……快打,快打……”,几个“快”刻画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这样语言形式和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6)“热烈”:作者不用“炎热”而用“热烈”形容夏天,赋予夏天以人的感情,流露出对夏的喜爱之情。7)“挑”“举”“匍匐”,让读者感受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瓜秧的腰肢抖动,把它们的“旺盛的”生命力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发言。学生朗读到佳句后可让全班齐读一起来感受一下。【学生活动四】质疑探究,体会情感刚才我们体会了作者生动准确的语言。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作者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