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3课自我负责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认识个人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如何培养责任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锻炼和增强自己的负责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认识到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能够自省自律,避免做错事,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懂得少年的责任;[教学难点]责任的含义;理解“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个案探究[课型]授新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漫画《谁的责任》问:此幅漫画反映出哪个事件?反映什么问题?危害何在?给你带来的启示是什么生:略师:三鹿奶粉事件,推卸责任;企业破产,消费者利益受损;应对因自己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人的人。师:作为人,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社会,要从社会中取得物质、精神和情感的满足。在获得这一切的同时,人对社会就有了相应的责任。在无知的幼年,我们还没有责任意识和能力。但随着我们逐渐长大,越来越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能力,这时我们应承担的责任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小结:随着我们的成长、成熟,我们应承担的责任也将越来越多。一、成长带来责任问:什么是“责任”?(板书:1、什么是责任)生:略师:(1)、一是指份内应做的事家庭成员:养老扶幼,孝敬父母,维护家庭和睦,承担家务劳动;社会一员:履行义务,奉献集体与社会,遵纪守法,参与社会活动;学生:遵守纪律,努力学习,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公民: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2)、二是指因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过错。(一人做事一人当)故事《打碎玻璃自己赔》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时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要求按照原价赔付125美元。当时是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回到家,父亲问明原因后说,自己打碎的就得自己赔。因为孩子自己没有钱,于是父亲就先借给他125美元,并约定一年后还清。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靠擦皮鞋,送报纸挣钱,终于把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他就是里根。思考: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邻居吗?为什么?生:略师:应该。人的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打碎玻璃)负责。(板书:2、做人就要负责任)人们的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这后果或者对他人和社会有好处,或者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害。)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自己的行为产生好的后果,对他人和社会有益,避免做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有责任感的人,对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有清醒的认识,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不推诿,不逃避,能够自省自律,制止自己做错事.(划线)过渡:那么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承担起哪些责任呢?((板书)二、少年的责任)请大家阅读“探究园”P22“班级风景”中《这与我无关吗》的四个场景,结合文字说明,分组讨论:风景一:小湖说:“这不怪我”,这种态度存在什么问题?师:看起来小湖是个依赖性很强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责任意识,完全依赖妈妈“陪读”,妈妈不在家,他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个例子反映出一些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能力,事事代劳,影响了孩子心理、道德和能力的成长。这个例子说明我们要承担什么责任?师:(1)对自己负责——努力学习,塑造自我自己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自己的责任是首要的。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学习阶段,自我负责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成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重要责任。努力学习就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我们要学习怎样做人做事,怎样学习娱乐,怎样交朋结友,……(划线)风景二:李顺说:“这不是我的事”,这种态度存在什么问题?师:小顺则忽略了他对家人(奶奶)的责任,这种冷漠的事不关己的态度反映出这样的孩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亲人和长辈缺乏爱心和责任感,也没有履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个例子说明我们要承担什么责任?师:(2)对他人负责。---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凝聚着父母、师长、同学、朋友的关心与爱护。爱是双向性的,得到别人的爱,也应该把爱给别人,要关心、爱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