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共8页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进入2022年,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下图)成为“网红”,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这些高鼻深目、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的青铜器,没有留下文字信息,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悠久性和连续性B.多样性和开放性C.多元性与统一性D.凝聚性与世俗性2.《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福山指出,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从秦汉开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先于欧洲1800年。“现代”是指A.严密的法律体系B.精细化的基层管理C.理性化官僚体系D.大一统的儒家政治3.宋初,市舶管理实行“州郡兼领”;神宗时期,《广州市舶条》规定市舶事务由漕臣兼领、由转运使主持;徽宗初年到南宋末年,官府对市舶事务设置“专置提举”。这反映出A.中央和地方在博弈中分权B.国家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C.宋朝的税收政策摇摆不定D.海外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4.下表是古代东亚地区使臣往来统计表。这表明在明代表(→表示使臣出使方向)中朝使臣往来中日使臣往来朝日使臣往来中国→朝鲜朝鲜→中国中国→日本日本→中国朝鲜→日本日本→朝鲜明代以前2088824681424共计1343年年平均次0.130.650.0030.050.010.02试卷第2页,共8页数明代161129916372270共计277年年平均次数0.64.60.060.130.080.25A.中国是东亚国际秩序稳定的核心力量B.儒家文化有利于东亚国际秩序的稳定C.东亚地区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D.东亚国家间的平等友好关系更加密切5.1875年,郑观应提出:“故公法一出,各国皆不敢肆行,实于世道民生,大有裨益……如中国能自视为万国之一,则彼公法中必不能独缺中国,而我中国之法,亦可行于万国”。这一主张A.延续了传统的华夷观念B.基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C.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D.体现了对国际法的矛盾心态6.图1是1916—1922年华商纱厂与外国在华纱厂统计,图2是1916—1926年荣宗敬纱厂发展状况统计。两者共同说明,这一时期近代纺织业A.总体上仍在缓慢前行B.逐渐进入了黄金发展时代C.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D.日商的发展总体占据上风7.民国某年元旦,彭芳草在《东方杂志》上表述了对于未来中国的梦想:“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也不向国际联盟求救”。“民国某年”应是A.1929年B.1931年C.1933年D.1937年8.表是建国初期东中西部城市比重表。城市区域分布的变化主要原因是试卷第3页,共8页地区1949年1952年1957年城市个数占城市总个数的百分比(%)城市个数占城市总个数的百分比(%)城市个数占城市总个数的百分比(%)东部6950.46842.57341.5中部5440.05238.97341.5西部139.63018.63017.0全国136100160100176100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城市职能的经济化C.城市布局的均衡发展D.工业化的区域指向9.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到十五大四次大会所用的相关特色词汇,反映出政策演进的时代特色。中共十二大的特色词汇包括A.试验放开调节私有化体制集约经营B.恢复社队自留地提留集体副业征购C.市场化区域经济科教兴农产业化小城镇D.初级阶段多种经营配套开发消费结构10.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将世界历史分成六个时段,图4是其中“第二时代”的目录。这个时代的主题是第二时代/时段:___________________(约公元前600年至公元600年)核心概念2.1宗教与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典律核心概念2.2早期国家与帝国的形成核心概念2.3跨区域交流网络的形成与互通有无试卷第4页,共8页A.技术与环境的变迁B.人类社会的组织C.地区与跨区域互动D.古代文明的多样性11.根据英国传统,在每一位国王开始其统治时,都要被授予终生的王室收入;1689年后,议会不再授予威廉亲王终生的王室收入,而限制在只给一年的收入。这表明A.根据神授权力继承王位的思想被否定B.英国议会实质上掌控了政府的行政权C.近代英国君主政治影响力的基本丧失D.政府在议会规定范围之外的支出违法12.西方学者贝克特认为:“18世纪的英国,既不是一个自由主义国家,也称不上是民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