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设问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假如我们都是海边的渔民,现在让你在一大船鱼和一张渔网之间作出选择,你选择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一步提问:就像渔民要在鱼和捕鱼方法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一样,我们学生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选择?我们应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二、切入主题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就难以胜任学习。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注意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切入主题,提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三、学习方法讨论教师提问:其实,对我们来说,“学习方法”这个词已经不新鲜了,在小学阶段,老师就非常注意引导我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也有意无意地在利用一些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说说自己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学生自由发言或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将学生交流的结果列在黑板上或者写在一张大白纸上,以备以后课堂活动使用。进一步引入主题,同时为以后各部分内容的学习做铺垫。将学生总结出的学习方法整理并保存好,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中自觉利用这些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为后面的课堂活动做好准备。四、讨论爱因斯坦的公式教师: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提出一个公式W=X+Y+Z。谁能说说这里的W、X、Y、Z分别代表什么,这个公式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用科学家的思想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引出下一个活动。五、学生设计公式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对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学习中的学问大着呢!爱因斯坦提出的公式是他自己多年学习的体会。我们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出自己的公式吧。学生分组讨论后集体交流并总结一个“公共”的公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问题导入新课教师设问:现在我想了解一下,昨天晚上5:30~8:30之间,大家都做了哪些事情。(学生各自写下来然后自由交流)教师总结:在同样的时间里,同学的安排各有不同,收获也有差异,有的同学收获多,有的同学收获少,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收获多,有人收获少?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关键。通过活动切身体会善于利用时间和不善于利用时间的差别。提出课题并强调科学利用时间的重要性。二、学生交流自己合理安排、利用时间的经验教师:同学们平时是怎样利用时间来学习或做其他事情的?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经验,互相学习。学生自由交流。可以说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说其他同学的做法。最后通过讨论,将本活动中总结出的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的做法整理出来并保存。从学生身边的事实谈起讨论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有利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使活动更有说服力、针对性和有效性。三、他们的做法错在哪里让学生看本备课系统“多媒体资源”中的动画故事《我这样利用时间》,就故事中几个主人公的做法展开交流:他们中间哪些人的做法是正确的、好的,哪些人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好的;在班里有无类似的做法,怎样纠正这些错误的、不好的做法。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将同学们中间存在的不珍惜时间、不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的做法一一列举出来,并加以纠正,将正确的做法列在后面。以案例引出问题,讨论纠正学生中间存在的典型的浪费时间的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三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故事导入活动学生读本备课系统中提供的教学资源《时间统筹法》,学生读后要开展两个活动:(1)就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时间统筹法以及他取得的成就谈感想。(2)文章中提到了“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我们学习中哪些是“整块时间”,哪些是“零星时间”,把它们一一列出来。学生列举学习中的“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时要尽量细,将一天、一星期时间段内所有可能的“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都列举出来。用柳比歇夫的方法为学生计划自己的时间提供样板。详细列举时间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