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法律,尊重权利,增强权利义务概念,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公民义务,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3.知识目标:知道法律的含义,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了解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各项义务。重点难点1.重点: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难点: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法、活动体验法、活动探究法教学过程师生共同探究设计意图活动一:观看视频,领悟法律的特征1、多媒体播放视频:重庆文强案二审维持死刑判决学生讨论交流:(1)最高人民法院二审为什么判处文强死刑?法律与道德有什么区别?(2)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被依法判处死刑说明了什么?2、多媒体播放视频:文强被判死刑,群众欢呼庆祝学生讨论交流:(3)文强等黑社会组织的犯罪活动有什么危害?(4)依法打击黑恶势力,维护了谁的利益?(5)说明了我国法律的性质是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确文强的行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不仅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更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并通过与道德的对比,明确法律的特征通过问题的层层设问,使学生明确法律的性质,使抽象的问题简单化。活动二:结合实际,搜寻权利和义务3、结合自己一天的生活,寻找自己生活中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规定的义务。(1)进教室学习行使权利。(2)课堂上发言行使权利。(3)中午回宿舍休息行使权利。(4)在校园里发现被丢弃的塑料袋,主动扔到垃圾箱里,通过对自己一天生活的回顾,明确我们每个人在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法定的义务,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自己的权利义务意识。履行义务。(5)回家帮妈妈干家务履行义务。(6)晚上认真做作业履行义务。活动三: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4、多媒体出示漫画:(略)5、材料分析:了解了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后,有几位同学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产生了分歧:通过漫画使学生形象的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通过对四位同学的认识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表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活动四:身临其境,依法行使权利6、漫画:小区的烦恼某小区到了晚上机动车报警器声是此起彼伏,吵得人难以入睡,还有的在白天只要有人从车旁经过稍微碰撞,报警器就会叫个不停。(1)假如你是该小区的义务调解员,你打算对这些车主说些什么?(结合本课的知识,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谈)(2)请你列举受噪声困扰的住户可能采取的举措(至少两种),并进行简要评析。举措一:晚上趁车主不注意,将车砸坏以发泄不满。评价:这种方式是不对的,是一种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举措二:忍气吞声,解决不了就算了。评价:这是缺乏维权意识的体现。举措三:找小区管理部门要求解决,仍不能解决的诉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时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明确:公民行使权利应当做到:三个不得一个学会诸法律。评价:这是依法维权的体现。活动五:走进生活,自觉履行义务7、填一填: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样做?1.国家鼓励公民讲普通话。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国友人面前,我们都要。2.国家提倡公民保护环境,讲究社会公德,因此我们要。3.国家规定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要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但小丽的爸爸却因为她成绩不好而让其辍学经商,这时小丽应该。4.国家禁止公民酒后驾驶。眼看着你爸爸又准备酒后开车外出,你会:。5.国家不允许未成年人出入营业性舞厅和网吧,在上学路上,你的好友邀请你上网冲浪,你会。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的正确分析,使他们认识到公民履行义务应当做到:三个凡是。从行为上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和道德要求。活动六:收获感悟,共同进步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