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飞夺泸定桥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红军战士夺桥时的艰难,体会他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讲读课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三)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一)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三、教学难点(一)理解红军战士夺桥的艰难,体会他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二)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讲读第6自然段。齐读课题《飞夺泸定桥》,想一想“飞夺”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神速,像飞一样攻下的意思。)“泸定桥”什么样?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第6自然段。通过读这部分,让学生初步感受泸定桥的险及周围环境的恶劣。这座桥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文章从几个方面具体向我们介绍的?学生默读、体会。(泸定桥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险,书中称之为“天险”。文章从三个方面具体向我们介绍了它的险:桥上人走过去像在荡秋千;桥下叫人心惊胆寒,文章是从河水的色彩、气势和声音来突出的;桥对岸敌人的两个团已经筑好了工事,时刻准备堵截红军战士。)齐读这部分,读出它的险。(二)讲读第1自然段。这样危险的泸定桥,红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呢?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学生自由读后,画出重点词句,加以充分讨论,教师点拨重点词句。1(红军北上抗日要渡大渡河,河水湍急,两岸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泸定桥。“只有”说明泸定桥是红军的必经之路,所以红军北上必须夺下泸定桥。)(板书:北上抗日必须夺桥)(三)讲读2、3自然段。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指名读2、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画下来。教师边提问题边板书:(飞夺)出示幻灯:什么是关键?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关键的意思是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第一句话强调抢在前面的重要性,要突出抢时间是胜利的保证。)为什么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自由读2、3自然段,画出有关词语。(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距离120公里。敌人两个旅的援兵也同时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即:时间短,路程远,敌有援兵,必须抢时间。)这里教师根据学生叙述,可以画简图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使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懂得抢时间的重要性。简图如下:(板书:抢时间)(四)讲读4、5自然段。默读4、5自然段。思考:红四团的战士们是怎样抢时间到达泸定桥的。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分别用“—”和“~”画出来。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画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经过学生间的讨论,教师点拨体会文章的中心。重点点拨:把敌人抛在后面,“抛”字是什么意思?“抛”说明抢时间取得了胜利。困难:①饥饿和疲劳;②对岸出现敌人火把;③下雨火把被浇灭。克服:①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②摸黑冒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③也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④高声答话智斗敌人;⑤敌人宿营,我军仍旧继续前进。指名分句读课文。两名同学,一个只读“困难”的句子,另一个读“克服”困难的句子,交替进行。要求读出语气。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能将敌人抛在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呢?(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红军战士具有取得胜利的决心和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五)讲读6~8自然段。到达了泸定桥,我们随同红军四团战士们再看一看这天险大渡河,齐读第6自然段。出示投影片或小黑板,解决课后思考、练习3(1)。(这些词语突出了泸定桥的“险”,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