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也是由中国共产党性的质和宗旨所决定的。能力目标: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提高科学鉴别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党的情感,立志长大后投身到祖国建设事业中的使命感。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一些历史事实,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过程,并认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本节课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西方世界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的情况下,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闯过了难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新的辉煌。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不少历史事件,如教科书第14页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教学时,教师要充实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这段历史,并真正认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在于让学生认识并认同教科书中主题文的结论。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听歌曲,谈感想1.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欣赏歌曲并交流从歌曲中,你认识到了哪些问题?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并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让学生了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雪耻梦想教学环节一:回顾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1.了解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斗争及其失败的原因。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亡图存之路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有过许多尝试。学生列举中国近现代进行的救亡图存的尝试并说明其结果。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让学生用已有的历史知识理解中国近代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独立与富强而进行的探索,这些探索失败的事实,为学生理解是中国人民选了中国共产党奠定基础2.引出主题: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教师: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什么?中国人要救国图亡只能走什么道路?教学环节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1.教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最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它们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存在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2.学生阅读本备课系统提供的阅读资料《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一文,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3.教师:通过阅读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们来一起研究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28年中进行的斗争。引导学生承接上节课的内容,充分认识到以往的各种努力和斗争失败的原因,从而为下面内容的引出奠定基础强调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教学环节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呈现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照片,以及PPT《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若干大事》中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部分内容,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2.教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PPT中的内容比较多且复杂,让学生浏览一下,了解党的革命历程就可以了教学环境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图片展示: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