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的小镜头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描写人物读书时专注的词语。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描写的表达方式。3.通过图书馆的小镜头,了解各种各样的人喜爱阅读的社会现象。4.模仿课文第2、3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对人物活动进行细节描写。积累并简单运用课文中的成语。重点和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描写的表达方式。2.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对人物的活动进行细节描写。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1.出示图片,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媒体出示三张图片:*图书馆的大门口*图书馆的借阅区*图书馆的阅览区2.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图书馆是休息日、长假期间人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今天我们随着人流一起来看个究竟。3.出示课题,读课题。4.请关注这个词语,小镜头,用手握个空心拳,眯起一只眼,且将你的空心拳当作镜头来看一看吧,说说你的理解。本文就是汲取摄像方式的特点,用文字记录下人们在图书馆的言行举止。说明:通过三张图片的直观形象了解图书馆的各个场所,这对而后文章层次的梳理做好一个铺垫。在揭示课题的时候,紧紧扣住题眼,对“小镜头”进行理解,这里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加以解析,首先了解生活中的小镜头指什么,其次通过手势了解小镜头看物体的特点,最后了解这种小镜头的观察方式用于写作后的特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读课文,要求听清同学们的读音是否正确,思考作者分别在图书馆的哪些地方取景?2.检查字词。(1)重点指导字音:纤细重点指导字形:细腻(2)比较下列两组词语的意思。纤细——宽大细腻——粗糙文中这四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手的,从事什么职业的人的手会粗糙、细腻?3.作者分别在哪些地方取景?板书:大门口借阅区阅览区4.透过这些小镜头,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用心爱心专心1学生发言时教师随机请同学读一读26课《读书再读书》中的几句句子,说说人们喜欢阅读的理由。说明:在学习生字词语的过程中,将文章中出现的较易混淆的词语加以区分,了解“粗糙、细腻”是描写出了手的触感,而“纤细、宽大”则是描写外形大小的。在区分词语含义后,通过提问“什么职业的人手会粗糙、细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体会作者在描写的时候,是抓住了人物富有职业特点的细节加以刻画描摹的。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一)学习2、3小节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描写图书馆大门口和书架前的镜头吧。1.自由读,找找作者将镜头聚焦在哪几个方面。(1)自由读。(2)作者选取四个局部的描写,这局部的描写极为巧妙地勾勒出了一个整体。填空: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共同进了图书馆。(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共同涌进了图书馆)2.出示句子,学习写法。(1)比较句子。留披肩发的女青年,梳辫子的小姑娘,剃平头的小男孩,梳分头的中年男子,黑发的年轻人,白发的老人……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2)引读第2小节。那么多的人涌进图书馆,作者的镜头从上向下看,真是人头攒动——再往下看,个个是步履匆匆——大家的语速短促有节奏感。(3)学习第3小节。来到书架前,你觉得该描写什么了?为什么在这里将镜头对准了人物的眼睛和手?男生读描写眼睛的句子,女生读描写手的句子。小结:在图书馆的大门口,人头攒动,步履匆匆;在书架前,人们爱书。作者的镜头所选取的材料很有代表性,展现了人们喜爱读书的社会现象。说明:作者用镜头的方式截取人物的局部细节描写,在语言上作者运用了短句加强了表达上的节奏感。在描写人物头发的句子比较中,让学生理解三点:①短句的特点是句子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节奏感强。②描写时选择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抓住特征,描写要准确。③短句的运用呼应了上文中的“涌”字。第3、4小节学习中,我们进行两方面的研读,在第3小节的学习我们将重点放在“作者是怎样写的”上,第4小节的学习重点则放在“为什么要这样写”上,了解作者选材的原因。(二)学习第五小节师:让我们到阅览区去看看吧。1.作者的镜头选择了4个人物,让我们一齐来读。2.这4个人物代表的是——男女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