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识字2》教学设想:《识字2》位于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教材以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这一中心内容,将一组组词语组成韵语歌,读起来押韵上口,便于诵读记忆,课文配以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是新教材具有独特创意的一块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可以将这节识字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会13个生字,其中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将画面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常规的意识。而识字和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识字起步的难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龄儿童来说,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形的联系,老师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看图识字的优势,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结合平日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边看画面边识字、学词,并借机进行说话训练,力求识用结合。同时还鼓励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通过想象,补充和扩展词串内容,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带来的快乐,提高识字的效率。由于《识字2》是学生书写汉字的起步阶段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坚持手、口、脑并用,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记忆字形,掌握常见的基本笔画名称及笔顺规则,让学生在描红、读帖和临写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上学歌》乐曲,师生同唱)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也是和小朋友上学有关的。板书:识字22、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很多字,回忆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生字。【课伊始播放乐曲,让孩子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情感。】二、读准字词,感知韵文1、学生各自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反馈指导。指名逐个儿读词语,重点指导带翘舌音的“上”、“钟”、“穿”、“床”。注意“鸟”的声母是n,不要读成l;“早”的声母是z,不是zh。3、同桌互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4、齐读,读出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读准字音是识字教学的必要环节,为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三、诵读词串,认识事物1、图文联系,认识事物。(1)自己查找:这12个词语你能在图中找到吗?(2)老师发词卡,拿到词卡的小朋友读一读,贴在画面上。(3)集体校对,由贴对的小朋友进行领读。【学生在游戏中对识字产生兴趣,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又提高了识字的效果。】2、逐行学习,指导朗读。(1)指导学习第一行①师演示太阳、闹钟和小鸟的组合画面,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②师借机出示词语:太阳闹钟小鸟③师范读第一行词,边读词边想画面。④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1过渡: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闹钟正在鸣响,小鸟欢快地叫着,小朋友新的一天开始了。老师想知道你这时候在干什么呢?(2)指导学习第二行①出示词语:穿衣下床起早②说说为什么将三个词贴在同一画面上?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第一行与第二行连起来读一读。(4)出示第一、二行组合画面,连起来说说画面的意思,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词。【在识字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5)指导学习第三行①你起床后会做哪些事呢?(同桌说说)②指名说,借机出示:早餐洗脸刷牙③请小朋友为这三个词排列顺序,并连起来说一、两句话。④师小结:我们说话和做事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否则会让人听了不明白。【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⑤齐读这三个词。(6)分小组学习第四行①请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三个词,可以看图学词,可以连起来说一、两句话,也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②反馈交流,给学得好的小组奖励“阳光娃娃”。③小结:小朋友每天的生活多有规律呀,这样你一定会学习好,身体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被激活。】四、熟读韵语,指导积累1、自由尝试将词语连起来读,指出鸟、早、操的韵母是ao,所以,连起来读琅琅上口,听起来很好听。2、师配乐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