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2、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市场配置优缺点,以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1.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2.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来源:学|科|网]思考:人类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二)进行新课1市场调节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就是通过供求变化、价格变化和人们的竞争,来调节资源配置的。2)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进行的根据价值规律要求,市场上某种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就增大,就会吸引人们增加这种商品的资源投入,反之,则减少资源投入。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得手,在指导着生产经营者,使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能及时、灵活的反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2、市场秩序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的市场规则。1)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2)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作出的具体规定。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如果没有市场规则的制约,市场交易就会失去公平、平等、公正,就会出现强买强买、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市场就无法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调配。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交易中各种不法行为屡有发生,对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乃至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3)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正常的市场运行除遵循市场规则外,还加强诚实信用制度建设,通过市场道德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要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既要有法律,又要有道德,来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树立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做到诚实守信。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有其局限性,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领域和产品不能用市场来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等产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麻醉品等都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1)自发性:由于市场调节是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下进行的,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行为,如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排放废水、废气破坏环境,窃取他人智力成果,等等。2)盲目性: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信息及其变化趋势,导致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3)滞后性:由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有一个过程,一旦传递到生产经营者手中进行生产调整,就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三)课堂练习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①计划②市场③市场经济④计划经济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22、据统计,北京已有大型百货商场70多家,并且还在兴建一批大型百货商场,位置密集,品种重复,而国外的一个大都市,大型百货商场也只有20多家左右。我国的情况反映出()A.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B.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C.优胜劣汰必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