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2雾凇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词语。√2.能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教学媒体挂图、小黑板、录音、录像等。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1.你学过《九九歌》吗?谁来念给我听听。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2.你知道《九九歌》的意思吗?古人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三九时最冷,当三九天时,我国北方的吉林省就可以观赏到美丽的景象——雾凇。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教师提示:“凇”字是两点水,右边是松字。3.观看有关雾凇的录像,说说看了录像有什么感受?4.按要求初读课文。(1)借助课本和工具书学习课文。(2)杜准字音,通读句子,全篇连贯起来读。(3)在读书的时候,你认为比较长的句子用括号记下来多读读,争取读熟练。回忆《九九歌》背诵《九九歌》了解《九九歌》引出雾凇齐读课题认识“凇”字欣赏雾凇按要求初读课文用心爱心专心1三、多元导悟,合作解疑(10——15分钟)1.检察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用开火车的方式轮读。(2)读读下面词语:Wùsōngdīsúníngshèshìmù雾凇长堤俗称凝结摄氏夜幕Língxiàyānmòmóhumímànlǒngzhàoliáorào零下淹没模糊弥漫笼罩缭绕2.指名说说怎样记住下面的生字。“堤”区别“提”,“雾”与天气有关,是“雨”字头“摄”提手旁加两只耳朵,“氏”是纸字的右边,“幕”与布有关,是“巾”字底。3.现在,我们学会了生字,就再读读课文。4.齐读课文。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1.组词:堤()俗()模()凝()淹()提()浴()摸()疑()俺()2.选正确读音打√江畔(bànpàn)模糊(múmó)洁白晶莹(yínyíng)长堤(dītī)冰封(fēnfēng)风俗(súshú)3.给生字描红,再写写生字。4.再读课文。“开火车”读课文读词语齐读词语区别生字和熟字齐读课文组词选正确读音描红再读课文教学心得课题22雾凇重难学习水平用心爱心专心2点点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媒体小黑板、录音、挂图等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1.回忆前节课所学,说说雾凇是什么样?在什么时间出现?2.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细细了解。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1.学习第一段,然后说说你学懂了什么?2.汇报交流。3.讲讲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教师出示句子: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5.理解“洁白晶莹”和“银光闪烁”的意思。6.指导朗读,读出惊喜,喜爱,愉快的语气。7.学习第二段,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几句,画出来与同学一起欣赏。8.出示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读读这句话,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回忆情况自学,汇报交流自学结果读句子理解理解词语有感情地读课文自学二段汇报交流说说句子意思用心爱心专心3三、多元导悟,合作解疑(10——15分钟)1.思考:形成雾凇需要哪些条件?教师板书:形成原因:水汽饱和,遇冷凝结2.一起读,把这句话读清楚。3.思考:雾凇形成的时间在哪一段?教师明确:从头一年的12月到次年的二月间。4.思考:雾凇形成具体需要哪些条件?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雾凇而松花江畔却有呢?教师结合学生的理解总结:12月至2月气温低,松花江水不结冰,产生大量的水汽,夜晚,零下30度左右的气温使水汽在树上凝结,在树叶上结冰,就形成了雾凇。5.学习第三段,思考:假如你此时正在欣赏雾凇,你会怎样想?6.教师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这神奇美丽的景观使人由衷发出的赞叹。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1.填空:(1)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