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啸秋中学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2.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学习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性知识和抽象思维的运用。本校学生基础大多数较为薄弱,教学内容抓重点,精讲简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并通过深入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来明白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⑵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适当穿插一些就近的乡土(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材料,与地方课程相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设,而且抓住课程的生成,及时引导和恰当的评价。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发明和改进了诸多的生产工具,并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中体会劳动人民的淳朴、勤劳与智慧。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关注“三农”问题,关注弱势群体。⑵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教学过程】[导入]图片:“爸爸去哪儿”栏目的一个场景问:这是什么的农具1这是什么农具?师: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革新,让我们一起从这节课中找答案。[新课教授]师:古代中国农业从什么时候起源呢?“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lěi)耜(sì),教民农耕。”成为农业的始祖。——《白虎通》卷二(一)神农传说——农业起源骨耜骨耜师:从文字材料和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农业起源于神农时期。那么原始的农业如何耕作呢?时期耕作方式唐代汉代春秋战国商周时期原始阶段“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农业发达地区)铁犁牛耕(普及全国)铁犁牛耕曲柄锄、大镰、耧车、二牛抬杠、一牛挽犁农具的变化石、骨、木石、骨、木青铜农具(少)铁制农具(农业发达地区)曲辕犁(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学生解释刀耕火种的含义。2早期的人类使用一种方法刀耕火种的方法来种植粮食,他们将森林烧掉后就地挖坑下种。用林木的灰作为农作物的肥料,等到产量开始下降后,又开始对另一个区域的森林进行焚烧种植。-----落后的耕作方式师:这种耕作方式产量高不高呢?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书本西汉司马迁的话再次说明。学生阅读书本并填写表格。过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的方式。汉代普及全国。什么在推动着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呢?学生回答。师:人们通过革新农业技术改变农耕方式,请阅读书本来找出个朝代的农耕工具发展状况。学生找出填充表格,教师PPT展示个农具加深学生印象。过渡:农耕用具的改进使得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铁犁牛耕相对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耕作方式。农业工具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水对于农业更为重要。请阅读书本,找出,古代人们是如何进行农田灌溉?学生回答,教师PPT展示过渡:水不总是这么温和,古代关于水灾最早可以追溯到?学生:大禹治水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古代劳动人民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坎儿井郑国渠遗址(三)大禹和他的继承人东汉王景治黄河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命脉师:各个地方的人们根据地方的环境创造了不同的水利工程,发展农业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有何特点呢?下面根据老师给出的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小组讨论: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麦麻稻粟黍稷五谷:材料三:汉代陶鸭材料一:材料二:汉代陶水田模型西周出土的鸡蛋③经济形态:男耕女织,即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