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和狐狸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文,复述课文。能发挥想象,编一个小故事。2.学会10个生字。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会写的生字的掌握。体会虚荣心会害人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虚宫格黑板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言,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一篇寓言故事。12《狐狸和乌鸦》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读:狐狸和乌鸦)同学位通过狐狸和乌鸦的一件小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到底是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同学们看图了解大意。二、看图了解大意:以问题的形式随机出示生字1.图上画着谁和谁?(生答:狐狸和乌鸦)2.它们各在什么地方?(生答:狐狸在树下,乌鸦在树上)。3.乌鸦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它叫的声音好听吗?(生答:它的羽毛是黑的,叫的声音不好听。)4.你在仔细看图,乌鸦嘴里叨着什么”乌鸦和狐狸的表情有什么不同?(生答:乌鸦嘴里叨着一片肉,表情很紧张。狐狸的表情很高兴叫乌鸦嘴里的那片肉馋的直流口水。)5.乌鸦的肉是怎么掉下来,被狐狸吃掉的,只要咱们细心的读课文就会明白的。出示幻灯放大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思考图意:这样先看图学习的有趣,从图上了解意思以便讲读课文的时候学生更理解意思。三、下面咱们为了读准课文的字音先来读一下生词出示词语,目的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在自由读课文时才不会出现错误。四、初读课文: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五、阅读提示:1.课文分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来。2.文中哪些自然段你读懂了?请用“△”标出来。把读懂的与小组的同学交流。3.狐狸和乌鸦一共有几次对话?是哪几次?4.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展开讨论。点评:让学生根据提示小组讨论,促使他们自学。人人动脑,人人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六、学习课文:指导朗读(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了,(生:先读课文再说意思。在读课文)这段是说有一天狐狸饿了在树下找吃的,它来到一棵大树下,一抬头看见乌鸦在树上叨着一片肉。狐狸馋的直流口水。狐狸馋的直流口水它又想出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读一读2—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课文,你刚才读的这段课文说了什么?(狐狸和乌鸦的对话一共几次?)谁能读一读第一次对话(生:狐狸为了骗取肉吃问乌鸦好,结果乌鸦没回答。)第三自然段:狐狸为了达到目的赔着笑脸问乌鸦的孩子好,结果乌鸦还是没回答。指生说第四自然段:狐狸又是为了达到目的再说奉承话,“羽毛漂亮”、“嗓子好”现在乌鸦中了,非常得意就“哇……”唱起歌来没想到这1这一唱歌把肉掉了。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指生说意思,放幻灯课文第二幅插图。现在让学生观察狐狸和乌鸦的表现。(生:狐狸是受骗上当的表情;狐狸叨起肉高兴的跑了。)点评:讲课文的过程中,要学生大胆的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抓住问题的实质,使学生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板书:狐狸乌鸦馋叨第一次:眼珠一转您好吗没有回答第二次:赔着笑脸孩子好吗还是没回答第三次:摇摇尾巴羽毛、嗓子非常得意“哇”叨一溜烟受骗爱听奉承话,受骗上当七、练习:判断句子对的打“”,错的打“”。1.乌鸦的羽毛比起麻雀来漂亮多了,嗓子也很好听。()2.“叨”的第五笔是“、”()3.狐狸称乌鸦是“亲爱的”目的是骗取那片肉。()4.课文告诉我们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受骗上当。()八、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指导朗读,指导书写,处理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开火车读字2.玩猜字的游戏。3.读词语(课后习题)二、指导朗读1.自己练习2.分角色来读3.师生配合来读4.表演剧本。三、指导书写四、作业续编故事。第二次乌鸦还会上当吗。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2